当前位置:首页成语词典

古代成语大全

古代成语大全

  • 火上浇油

    huǒ shàng jiāo yóu

    成语意思往火上倒油。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助长事态的发展。也作“火上加油”。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冻苏秦》第二折:“你只该劝你那丈夫便好,你倒走将来火上浇油。”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既来之,则安之

    jì lái zhī,zé ān zhī

    成语意思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论语 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复句式成语古代成语
  • 不足挂齿

    bù zú guà chǐ

    成语意思不足:不值得;挂齿:说起;提到;挂在口上。不值得在口头上一提。用于对人表示轻蔑;也用于对己表示自谦。也作“不足齿数”。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叔孙通传》:“此皆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动宾式成语古代成语
  • 天作之合

    tiān zuò zhī hé

    成语意思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结合。形容婚姻美满称心。也可用来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亲密关系。

    成语出处《诗经 大雅 大明》:“文王初载,天作之合。”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褒义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天时地利人和

    tiān shí dì lì rén hé

    成语意思指作战时的自然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和人心的向背。

    成语出处《孟子 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孙膑兵法 月战》:“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水土不服

    shuǐ tǔ bù fú

    成语意思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1回:“说军士水土不服,权且罢兵。”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气吞山河

    qì tūn shān hé

    成语意思气势可以吞掉高山和大河。形容气势、气魄很大。

    成语出处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背楚投江,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破绽百出

    pò zhàn bǎi chū

    成语意思绽:裂开;破绽:指衣服上的裂口。形容说话、做事漏洞很多。

    成语出处宋 李侗《李廷平集 答问下》:“却回头看释氏之书,渐渐破绽百出。”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命运多舛

    mìng yùn duō chuǎn

    成语意思舛:违背。一生经历坎坷,遭遇不好

    成语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时运不济,命运多舛。”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贬义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母夜叉

    mǔ yè chā

    成语意思比喻凶悍的妇女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7回:“那人夫妻两个,亦是江湖上好汉有名的,都叫他做菜园子张青,其妻母夜叉孙二娘,甚是好义气。”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红杏出墙

    hóng xìng chū qiáng

    成语意思红色的杏花穿出墙外。指春天一派繁荣景象;也喻指大好形势。

    成语出处宋 叶绍翁《游小园不值》诗:“春风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黄粱一梦

    huáng liáng yī mèng

    成语意思黄粱:小米。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

    成语出处唐 沈既济《枕中记》:“怪曰:‘岂其梦寐耶?’翁笑曰:‘人世之事亦犹是矣。’”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功成名就

    gōng chéng míng jiù

    成语意思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成语出处《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风流倜傥

    fēng liú tì tǎng

    成语意思风流:洒脱不拘、富有才学;倜傥:超逸豪爽;不拘束。有才华、有学识、风度洒脱豪爽;不拘于世俗礼节法度。

    成语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五卷:“那卢生生得伟貌长髯,风流倜傥。”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褒义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稗官野史

    bài guān yě shǐ

    成语意思稗官:古代其职为搜集街谈巷议、风俗故事;供皇帝省览的小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泛称记载轶闻琐事的作品即小说野史之类。

    成语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7卷:“话说世间稗官野史中,多有记载那遇神、遇仙、遇鬼、遇怪,情欲相感之事。”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卑躬屈膝

    bēi gōng qū xī

    成语意思卑躬:低头弯腰;屈膝:弯曲膝盖;指下跪。形容没有骨气;谄媚;讨好的无耻形象。

    成语出处宋 魏了翁《鹤山文集 江陵州丛兰精舍记》:“公卿大臣皆卑躬屈膝唯后,虽谢安石之贤也,而犹不能免。”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百尺竿头

    bǎi chǐ gān tóu

    成语意思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

    成语出处唐 吴融《商人》诗:“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咫尺天涯

    zhǐ chǐ tiān yá

    成语意思比喻距离虽近;却像远在天边一样(咫:古代长度单位;八寸;天涯:天边)。

    成语出处唐 李中《宫词二首》:“门锁帘垂月影斜,翠华咫尺隔天涯。”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紧缩式成语古代成语
  • 一毛不拔

    yī máo bù bá

    成语意思连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出来。形容为人十分吝啬;自私。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下不为例

    xià bù wéi lì

    成语意思例:先例。下一次不能以这次为例子照样做。指只通融或宽恕这一次;以后不允许再做。

    成语出处明 余继登《曲故纪闻》:“疏闻,英宗谓吏部臣曰:‘此人子之至情,予以移封,后不为例。”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