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成语词典

古代成语大全

古代成语大全

  • 碧血丹心

    bì xuè dān xīn

    成语意思碧血:血化为碧玉;后指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丹心:忠心。形容满腔热血;无限忠诚之心。也作“丹心碧血”。

    成语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昭然若揭

    zhāo rán ruò jiē

    成语意思昭然:明明白白的样子;揭:高举。形容真相大白;非常明显。

    成语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达生》:“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仰之弥高

    yǎng zhī mí gāo

    成语意思仰:仰视;敬慕;弥:更加。越望越高。原指孔子之道;高不可及。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紧缩式成语古代成语
  • 一物降一物

    yī wù xiáng yī wù

    成语意思指有一种事物,就会有另一种事物来制服它。

    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51回:“常言道,'一物降一物'哩。你好违了旨意?”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有始无终

    yǒu shǐ wú zhōng

    成语意思有开始;没有结尾。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

    成语出处汉 扬雄《法言 孝至》:“或问:‘德有始而无终与有终而无始也,孰宁?’”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削足适履

    xuē zú shì lǚ

    成语意思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合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地迁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适:适应;履:鞋。

    成语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林训》:“骨肉相爱,谗贼间之,而父子相危。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连动式成语古代成语
  • 始终如一

    shǐ zhōng rú yī

    成语意思自始至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

    成语出处《梁书 到洽传》:“明公儒学稽古,淳厚笃成,立身行道,终始如一。”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身经百战

    shēn jīng bǎi zhàn

    成语意思身:亲身;百:极言其多;亲身经历过许多战斗。形容富于实战经验;也形容具有丰富的实际经验。

    成语出处南北朝 庾信《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在朝四十一年,身经一百余战。”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四大皆空

    sì dà jiē kōng

    成语意思佛教用语;指宇宙间一切(包括人本身)都是空虚的(这是一种消极思想)。古代印度认为地、水、火、风是构成宇宙的四种元素;称为“四大”。佛教则称坚、湿、暖、动的性能为“四大”;并认为人身亦由此“四大”构成。因此;“四大”有时也代称人身。后一般用来表示尘念俱消;无牵无挂。

    成语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一心无挂,四大皆空。”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人微言轻

    rén wēi yán qīng

    成语意思地位低;说话不受人重视。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孟尝传》:“而身轻言微,终不蒙察。”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勾心斗角

    gōu xīn dòu jiǎo

    成语意思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成语出处唐 杜牧《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孤立无援

    gū lì wú yuán

    成语意思孤立:没有得到同情和援助。指单独行事;没有援助。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班超传》:“焉耆以中国大丧,遂功没都护陈睦。超孤立无援,而龟兹姑墨数发兵攻疏勒。”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大刀阔斧

    dà dāo kuò fǔ

    成语意思大刀和阔斧都是古代的武器。原来形容军队声势浩大;杀气腾腾;充满战斗气氛。现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7回:“摇旗呐喊,擂鼓鸣锣,大刀阔斧,杀奔祝家庄来。”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意兴阑珊

    yì xīng lán shān

    成语意思阑珊:衰落。将残、将尽的意思。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咏怀》诗:“几时酒盏曾抛却?何处花枝笔把看?白发满头归得也,诗情酒兴渐阑珊。”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不了了之

    bù liǎo liǎo zhī

    成语意思了:完结;了结;不了:不结束;不过问。用不了结的办法去了结它。指对没办完的或需解决的问题、事情不过问;拖延敷衍过去就算完事。

    成语出处宋 叶少蕴《避暑录语》上卷:“唐人言冬烘是不了了之语,故有‘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是鲁公’之言,人以为是戏谈。”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一刀两断

    yī dāo liǎng duàn

    成语意思比喻坚决断绝一切关系。

    成语出处唐 寒山《诗三百三首》:“男儿大丈夫,一刀两断截;人面禽兽心,造作何时歇!”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紧缩式成语古代成语
  • 衣冠禽兽

    yī guān qín shòu

    成语意思穿衣服戴帽子的畜牲(衣:穿衣;冠:戴帽)。指品德败坏;行为像禽兽一样卑劣的人。

    成语出处明 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不但衣冠中禽兽,乃禽兽中豺狼也。”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义薄云天

    yì bó yún tiān

    成语意思正义之气上扬迫近青天。极言义气之盛;也指义理之高妙。

    成语出处《宋书 谢灵运传论》:“屈平、宋玉,导清源于前,贾谊、相如,振芳尘于后,英辞润金石,高义薄云天。”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褒义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无师自通

    wú shī zì tōng

    成语意思没有老师的传授就能通晓。

    成语出处唐 贾岛《送贺兰上人》诗:“无师禅自解,有格句堪夸。”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紧缩式成语古代成语
  • 天生丽质

    tiān shēng lì zhì

    成语意思天生:天然生成。丽质:美丽的姿容。形容女子妩媚艳丽。

    成语出处唐 白居易《长恨歌》:“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