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紫色印绶和金印,古丞相所用。借指高官显爵。
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芙蓉冠,金璧辉煌。玉簪珠履,紫绶金章。”
成语意思指罪恶更为严重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7卷:“见今县里告下忤逆,如今又打死小四,罪上加罪。”
成语意思像在醉梦中那样糊里糊涂地过日子。形容生活目的不明确而颓废、沉沦。
成语出处宋 朱熹《小学》卷五引程灏曰:“虽高才明智,胶于见闻,醉生梦死,不自觉也。”
成语意思①早晨刚生,晚上就死亡。②今亦形容事物生命短暂。
成语出处《重修政和证类本草 草下之上》:“朝生幕落花……生粪秽处,头如笔,紫色,朝生暮死。”
成语意思朝:早晨。从早到晚思念不已。多用于男女恋情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2卷:“一时未便,不好说得女子之事,闷闷随去任所,朝思暮念不题。”
成语意思比喻耍手段、说空话哄人。
成语出处元·岳伯川《吕洞宾度铁拐李》第一折:“出来的都关来节去,私多公少,可曾有一件合天道?他每都指山卖磨,将百姓划地为牢。”
成语意思施:施行;戮:杀戮。早上发令晚上杀戮。形容实行高压手段
成语出处《新唐书·柳泽传》:“故政不常、令不一,则奸诈起而暴乱生焉,虽朝施暮戮,而法不行矣。”
成语意思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骂甲;实际上骂乙。
成语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他每日那边指桑树骂槐树,百般称快。”
成语意思零碎卖米。形容生活困难。
成语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8卷:“若有得一两二两赢余,便也留着些做个根本,而今只好绷绷拽拽,~过去,那得赢余。”
成语意思端正自身,严明法纪。
成语出处《晋书 元帝纪》:“二千石令长当袛奉旧宪,正身明法,抑齐豪强,存恤孤独,隐实户口,劝课农桑。”
成语意思庄生:战国人庄周。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胡蝶。比喻梦中乐趣或人生变化无常。亦作“庄周梦蝶”。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成语意思两手相重,两足相迭,不敢有所举动。形容十分恐惧的样子。
成语出处宋·王安石《广西转运使李君墓志铭》:“故所在豪人猾吏,重手累足,以终君去,不敢有所触。”
成语意思著:写作;立:成就;说:学说。写书或文章,创立自己的学说
成语出处明·李贽《焚书·童心说》:“夫学者既以多读书识义理障其童心矣,圣人又何用多著书立言以障学人为耶?”
成语意思泛指某人或某些人
成语出处宋·何承裕《戏为举子对句》诗:“晓来狗吠张三妇,日暮猿啼吕四妻。”
成语意思郑声:春秋时郑国的音乐,靡靡之音;雅:庄严的雅乐。郑国淫靡的声乐扰乱了庄严的雅乐。比喻以邪侵正
成语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成语意思燧:火石。钻打火石取火。原始人类取火的方式
成语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躁,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成语意思比喻过隐居生活。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黄琼传》:“诚遂欲枕山栖谷,拟迹巢由,斯则可矣。”
成语意思拿:抓住。捉住老鼠和猫。比喻能制服敌手。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若论我腹中的兵书,委的有神鬼不测之机,有捉鼠拿猫之法。”
成语意思侍:依赖;其:他的。自己仗着有才能。形容高傲,自负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2卷:“他也自恃其才,没有一个人看得入眼,所以缙绅之门,绝不去走,文字之交,也没有人。”
成语意思比喻玩弄手段蒙骗人。
成语出处宋 无名氏《错立身》戏文第12出:“我舞得,弹得,唱得。折莫大擂鼓吹笛,折莫大装神弄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