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终身:人的一生。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培养人才
成语出处春秋·齐·管仲《管子·权修》:“十年之计,莫如树林,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成语意思修养身心,使纯洁清白。
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儒行》:“儒有澡身而浴德。”
成语意思寄:寄托。比喻国家委以重任,寄托很大的希望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朱浮传》:“委以大郡,任以威武,事有柱石之寄。”
成语意思吃完一顿饭的时间
成语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里仁》:“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成语意思摘:开发。开山炼铜,煮海取盐
成语出处《宋史·李继和传》:“以朝廷雄富,犹言摘山煮海,一年商利不入,则或缺军须。”
成语意思开采山中铜矿以铸造钱币,烧煮海水而获得食盐。比喻善于开发自然资源。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吴王濞列传》:“吴有豫章郡铜山,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煮海水为盐。”
成语意思踵:追随,继续。继续前人的事业,并使更加完善美好。
成语出处南朝 梁 萧统《序》:“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
成语意思一年之内再度结果的树,根必受伤。比喻过度幸运,反而招致灾祸。
成语出处《淮南子 人间训》:“再实之根必伤,掘藏之家必有殃。”
成语意思指鬼鬼祟祟;使用欺骗的手段。
成语出处《红楼梦》第四七回:“既这么样,怎么不进来,以做神做鬼的?”
成语意思终身:人的一生;恶:丑。终身的丑陋行为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传》:“孙林父违穆子之戒,故陷终身之恶。”
成语意思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
成语出处《汉书 刑法志》:“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命复有笞罪者,皆弃市。颜师古注:“即今律所谓主守自盗者也。”
成语意思指救命的恩德
成语出处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三回:“贤妻,牌头金玉之言,实为再生之德。”
成语意思攒:聚集。指同类聚集繁衍
成语出处汉·扬雄《蜀都赋》:“其竹则宗生族攒,俊茂丰美。”
成语意思柱石:比喻担负国家重任的人。担负国家重任的大臣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元后传》:“位历将相,国家柱石臣也。”
成语意思一生的丑恶行为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外物》:“老菜子曰:‘夫不忍一世之伤,而骛万世之患,抑固瘘耶。忘其略有弗反耶。惠以欢为骛,终身之丑,中民之行进焉。’”
成语意思处:安排。人处世应该争取有利的环境。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使自己适应环境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成语意思①上下一贯。②从上到下,从头到脚。③形容陡直。
成语出处《朱子全书》卷四:“凡事都分做两边,是底放一边,非底放一边。是底是天理,非底是人欲。是即守而勿失,非即去而不留:此治一身之法也。治一家则分别一家之是非,治一邑则分别一邑之邪正,推而一州一路以至天下,莫不皆然:此~之道。”
成语意思瞻望:仰望。大家所仰望的。形容为大家所敬仰
成语出处宋·蔡襄《答赵内翰书》:“足下语论,众所瞻望。”
成语意思形容风景特别优美的山水
成语出处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你看庐山,果然好景致也,端的真山真水。”
成语意思谓严正执法。
成语出处《南史·孔休源传》:“[孔休源]迁御史中丞,正色直绳,无所回避,百僚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