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卒:终于;擅:独揽,据有。指终于得到天下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故文王果收功于吕尚,卒擅天下,而身立为帝王。”
成语意思①陷害无罪之人为有罪者抵死。②杀一生物为病者消灾的巫术。
成语出处元·王仲文《救孝子》第三折:“官人每枉请著皇家禄,都只是捉生替死,屈陷无辜。”
成语意思毡为毛制,在毡上拖毛,则涩滞难行。用以形容脚步畏缩不前。
成语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我着你去呵,似弩箭离弦,叫你回来呵,便似毡上拖毛。程婴,你则道我不认的你哩!”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三折:“鲁智深窟里拔蛇……宋公明似毡上拖毛。”
成语意思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行。’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后以“醉山颓倒”形容醉态。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成语意思有才学,懂礼仪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6回:“看了柴进、燕青出言不俗,知书通礼,先自有八分欢喜。”
成语意思指无功受禄。
成语出处宋洪迈《容斋三笔人当知足》:“予年过七十,法当致仕……乡衮赵子直不妨使绝禄粟,俾之因任,方用赘食太仓为愧,而亲朋谓予爵位不逮二兄,以为耿耿。”
成语意思这件事性质重要,关系重大。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典引》:“兹事体大而允,寤寐次于圣心。”
成语意思端正自身,为下属表率。
成语出处汉 荀悦《汉纪 武帝纪三》:“仲舒正身率下,所居而治。”
成语意思指有文化修养
成语出处明·冯惟敏《朝天子·自遣》曲:“海翁,命穷,百不会,千无用。知书识字总成空。”
成语意思脚在上,头在下。比喻长幼尊卑相互颠倒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足反居上,首顾居下,倒县如此,犹为国有人乎?”
成语意思入夜才吃晚饭,天不亮就穿衣起床。指勤于政务。
成语出处南朝陈徐陵《陈文皇帝哀册文》:“勤民听政,昃食宵衣。”
成语意思朝:早晨。从早到晚思念不已。多用于男女恋情
成语出处明·陆采《怀香记·兰闺复命》:“青琐窥观生悒怏,苦杀也朝思夕想。”
成语意思早上这样,晚上也这样。形容求学勤奋而有恒心。
成语出处《三字经》:“朝于斯,夕于斯。”
成语意思按其名而求其实。
成语出处唐·元稹《戒励风俗德音》:“自非责实循名,不能彰善瘅恶。”
成语意思①早晨刚生,晚上就死亡。②今亦形容事物生命短暂。
成语出处《山海经 海外东经》:“[君子国]有熏华草,朝生夕死。”
成语意思朝:早晨。早晚都在思考。形容集中精力思考问题
成语出处南朝·陈·徐陵《答诸求官人书》:“仆七十三岁,朝思夕计,并愿与诸贤为真善知识。”
成语意思指忠厚老实,诚心诚意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
成语意思致仕:辞官;悬车:古代官员一般至七十岁告老引退,把车子悬挂起来不用。指告老辞官,退休家居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薛广德传》:“与丞相定国、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俱乞骸骨,皆赐安车驷马。东归沛……县其安车传子孙。”
成语意思比喻对自己目前的工作或环境不满意,老认为别的工作、别的环境更好。
成语出处明·李开先《词谑》引刘天民曲:“今日不知明日事,这山望着那山高。”
成语意思资格老,声望高。
成语出处宋·苏轼《答试馆职人启》:“非独使之业广而材成,抑将待其资深而望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