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耍:戏弄,玩耍。把玩笑当作真的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70回:“这才是个有分教;弄巧翻拙,作耍却为真。”
成语意思态度严肃,语言正直,能使人望而生畏。同“正色直言”。
成语出处《宋史 杜衍等传论》:“迪、曾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
成语意思见“坐树不言”。
成语出处《后汉书·冯异传》:“异为人谦退不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成语意思道教传说,老子生于李树下,因以李为姓。见晋葛洪《神仙传·老子》。
成语出处见晋·葛洪《神仙传·老子》。
成语意思妄:荒诞、荒谬。形容真实可靠,绝不荒谬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诚者天之道也。”朱熹集句:“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
成语意思无路可走。比喻身陷绝境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2卷:“公子道:‘今走身无路,只得所天命,早晚是死,不得见你了。’”
成语意思食:粮食;兵:武器。粮食充足,武备修整。
成语出处《论语·颜渊》:“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成语意思祖生:指晋人祖逖。祖逖立志收复国土。比喻奋勉向上或先占一着
成语出处《晋书·刘琨传》:“与范阳祖逖为友。闻逖被用,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成语意思祖述:效法或遵循前人的行为和学说。指效法前人,又有自己的创新
成语出处宋·龚颐正《芥隐笔记·作诗祖述有自》:“铿有‘花逐下山风’,杜有‘云逐度溪风’,祖述有自,青出于蓝也。”
成语意思纯正优雅的音乐。
成语出处唐 皮日休《通玄子栖宾亭记》:“其正声雅音,笙师之吹竽,邠人之鼓籥,不能过也。”
成语意思喻倒行逆施。
成语出处《管子·七法》:“不明于法而欲治民一众,犹左书而右息之。”尹知章注:“息,止也……人右手能书,而左手不能书也。今反用左手书而右手息而不动倒行逆施之譬。”
成语意思遵循尧舜之道,效法周文王、周武王之制。
成语出处《礼记 中庸》:“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成语意思形容反复思考。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左思右想,放心不下。”
成语意思螽斯:昆虫名,产卵极多;衍:延续;庆:喜庆。旧时用于祝颂子孙众多。
成语出处《诗经·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
成语意思比喻利用别人的矛盾;从中得到好处。
成语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二》:“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成语意思祝:祝颂,祝祷。贺人长命百岁之辞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紫微宫》第三折:“上帝命金母开筵,群仙会集,都要您祝寿延年,供奇进美。”
成语意思左边放着史书,右边放着经书。形容博览群书或藏书丰富
成语出处明·宋濂《黄氏义门铭》:“视其斋庭,左史右经,踵武绳绳。”
成语意思遵:遵循,按照;时:时势;晦:隐藏。原为颂扬周武王顺应时势,退守待时。后多指暂时隐居,等待时机。
成语出处《诗经·周颂·酌》:“于铄王师,遵养时晦。”
成语意思整理蚕丝不找头绪;结果越整理越乱。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对头;不但问题没解决反而更加复杂。棼:纷乱。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四年》:“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成语意思葬身:埋葬尸体。尸体被鱼所食。指淹死水中。
成语出处战国 楚 屈原《楚辞 渔父》:“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