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振古:往古,自古。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成语出处《诗经·周颂·载芟》:“匪且有且,匪今斯今,振古如兹。”
成语意思忠诚之心可以贯通日月。形容忠诚至极。
成语出处《新唐书 郭子仪传赞》:“子仪自朔方提孤军,转战逐北,谊不还顾……虽唐命方永,亦有忠贯日月,神明扶持者哉!”
成语意思志气高昂而自得。
成语出处《史记 苏秦列传》:“家殷人足,志高气扬。”
成语意思犹言趾高气扬。语本《战国策·齐策三》:“公孙戍趋而去。未出,至中闺,君召而返之,曰:‘子教文无受象床,甚善。今何举足之高,志之扬也?’”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三》:“公孙戍趋而去。 未出,至中闺,君召而返之,曰:‘子教文无受象床,甚善。今何举足之高,志之扬也?’”
成语意思见“载歌载舞”。
成语出处《乐府诗集·北齐南郊乐歌·昭夏乐》:“饰牲举兽,载歌且舞,既舍伊腯,致精灵府。”
成语意思指华美精致的建筑。
成语出处宋 苏辙《黄楼赋》:“掁臂长啸,风动云兴;朱阁青楼,舞女歌童。”
成语意思见“足高气扬”。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智囊补·明智·伐卫》:“妾望君之人也,足高气强,有伐国之志也。”
成语意思提高自身修养,理好家政,治理好所在的地区,最后使全国安宁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成语意思枕着戈、穿着铠甲睡。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
成语出处《晋书 赫连勃勃载记》:“朕无拔乱之才,不能弘济兆庶,自枕戈寝甲,十有二年,而四海未同,遗寇尚炽。”
成语意思自以为劳苦功高。指居功自傲
成语出处明·周承邦《兵家要领·戒骄篇》:“骄则自高其功,自神其智,自矜其勇。”
成语意思见“掷果潘安”。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刘孝标注引《语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
成语意思去脏抓痒。喻清除邪恶。
成语出处唐·韩愈《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君随往改试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观察判官,栉垢爬痒,民获苏醒。”
成语意思至:极,最;公:无私。公正到极点,丝毫没有私心
成语出处汉·马融《忠经·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无私。”
成语意思蟾:蟾蜍。折月中桂花,攀月中蟾蜍。比喻科举及第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二折:“二哥哥枉展污了你那折桂攀蟾的钓鳌手。”
成语意思罪孽深重;判一次死刑还不足以抵罪。(万死:死一万次)。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娘娘道此怪物,不可容留,随命侍者领去,弃之沟渎。婢子罪该万死。”
成语意思犹贪官污吏。
成语出处《水浒传》第六二回:“谁知被赃官污吏,淫妇奸夫,通情陷害,监在死囚牢里。”
成语意思智:才智。形容才智极高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智过万人者谓之英,千人者谓之俊,百人者为之豪,十人者谓之杰。”
成语意思同“重规迭矩”。
成语出处《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二·皇夏》:“尧昔命舜,舜亦命禹,大人驭历,重规沓矩。”
成语意思《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后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成语出处《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成语意思众:多;寡:少。形容双方人力的多少相差极大。
成语出处晋 桓冲《上言吉挹忠节》:“襄阳失守,边情沮丧,加众寡势殊,以至陷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