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比喻各为其主。
成语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
成语意思凡人的重浊躯体。指尘世之人。
成语出处元·马致远《黄粱梦》第二折:“休道是浊骨凡胎,便是释迦佛也恼下莲台。”
成语意思耍聪明,卖弄乖巧。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六回:“沙僧道:‘莫争讲,这里不是那抓乖弄俏之处,且进去!且进去!’”
成语意思旧时比喻为女子所爱慕的美男子。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刘孝标注引《语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
成语意思端正帽子,穿好鞋子。古时讲李树下不要弄帽子,瓜田里不要弄鞋子,以避免有偷李摸瓜的嫌疑。亦作“正冠李下”。
成语出处晋·李阐《右光禄大夫西平靖侯颜府君碑》:“久要心许之信,夷险不爽;正冠纳展之嫌,终始不蹈。”
成语意思认识到自己错了就能够改正。
成语出处《论语 子罕》:“过则勿惮改。”南朝 梁 周兴嗣《千字文》:“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成语意思语本《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后以“整冠纳履”比喻易招惹嫌疑的行动。
成语出处语本《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成语意思寡:少。少数敌不过多数
成语出处明·沈孚《千金记·抬集》:“选下精兵八千,远渡江东,诚恐众寡难敌,为此又行出榜。”
成语意思朝:早晨。从早到晚不是歌舞就是宴饮。形容欢娱无度的生活
成语出处元·白仁甫《梧桐雨》楔子:“寡人自从太真入宫,朝歌暮宴,无有虚日。”
成语意思耘:锄草。早上耕种晚上锄草。形容非常勤劳
成语出处明·陶宗仪《辍耕录·检田吏》:“初卖衣买得犁与锄,朝耕暮耘受辛苦,还要私债输官租。”
成语意思形容整天沉迷于歌舞,逸乐无度。
成语出处宋 周密《武林旧事 歌馆》:“外此诸处茶肆,清乐茶坊、八仙茶坊……各有等差,莫不靓妆迎门,争妍卖笑,朝歌暮弦,摇荡心目。”
成语意思砸了锅去卖废铁。表示穷极无聊,不留后路。也比喻把所的都拿出来了。
成语出处孙力《都市风流》第11章:“现在不是五八年炼钢铁那阵子,一声号令,千军万马,砸锅卖铁跟你上。”
成语意思见“脂膏不润”。
成语出处《金石萃编·隋赵芬碑》:“清白自守,脂膏莫润。”
成语意思箴规:规谏,劝戒;切:切磋。互相批评,互相帮助
成语出处唐·韩愈《答冯宿书》:“朋友道缺绝久,无有相箴规磨切之道。”
成语意思将鬼捉住卖钱。指不怕鬼
成语出处晋·张华《列异传》:宋定伯捉鬼卖钱
成语意思《庄子·天运》:“吾又奏之以阴阳之和,烛之以日月之明;其声能短能长,能柔能刚;变化齐一,不主故常;在谷满谷,在坑满坑。”此谓奏乐时声音遍及各处,形容道的无所不在。后以“在谷满谷”形容人物众多。
成语出处《庄子·天运》:“吾又奏之以阴阳之和,烛之以日月之明;其声能短能长,能柔能刚;变化齐一,不主故常;在谷满谷,在坑满坑。”
成语意思寡:少。少数敌不过多数
成语出处《周书·李贤传》:“彼既同恶相济,理必总萃于我,其势不分,众寡莫敌。”
成语意思《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谓在李树下不整帽子,以避免偷李的嫌疑。后以“正冠李下”比喻做容易引起怀疑的事。
成语出处《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成语意思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成语出处《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成语意思同“重熙累洽”。
成语出处唐·崔融《嵩山启母庙碑》:“重光累洽,下武嗣文,负扆而化,垂衣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