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州官:一州的长官。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
成语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第五卷:“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成语意思干:盾。枕着盾牌睡觉。形容复仇之心急切而坚定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上》:“子夏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
成语意思纲:网的总绳,引申为事物的关健环节;目:网眼,引申为次要部分。比喻办事情、做工作的时候要抓住关健环节带动一般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得:得到,收获。种什么,收什么。比喻做了什么事,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五回:“古人有篇偈子说得好,道是朝看释迦经,莫念华严咒。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成语意思东丁:象声词,石洞中泉水下滴的声音。比喻某件事情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老规矩
成语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汉嘉城西北山麓有一石洞,泉出其间,时闻洞中泉滴声,良久一滴,清如金石,黄鲁直题诗云:‘古人题作东丁水,自古东丁直到今。’”
成语意思见“枕戈待旦”。
成语出处清·张廷玉《明史·吴良传》:“夜宿城楼,枕戈达旦。训将练兵,常如寇至。”
成语意思枕着兵器等待迎敌。形容时刻准备杀敌。
成语出处《南齐书·褚渊传》:“结垒新亭,枕戈待敌……锋镝初交,元恶送首。”
成语意思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和“矛”相似;旦:天亮。枕着武器躺着;等待天亮。形容杀敌心情急切;毫不松懈;时刻准备迎战。
成语出处《晋书 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成语意思指声色美妙的歌舞。
成语出处宋·周邦彦《尉迟杯·离恨》词:“冶叶倡条俱相识,仍惯见珠歌翠舞。”
成语意思犹志大才疏。
成语出处宋·李纲《奏陈利害札子》:“今浚之罪乃在于志广才疏,力小任重,不能谘诹良策,而专于自用。”
成语意思比喻由于误会而代人受过。
成语出处唐 张鷟《朝野佥载》第一卷:“天后时,谣言曰:‘张公吃酒李公醉。’张公者,斥易之兄弟也;李公者,言李氏大盛也。”
成语意思后有移花接木或顶缸之义。同“张公吃酒李公醉”。
成语出处宋 李棨《北里志 张住住》:“曲中唱曰:张公吃酒李公颠,盛六生儿郑九怜。”
成语意思同“重规迭矩”。
成语出处《艺文类聚》卷九五引晋·王廙《白兔赋》序:“昔周旦翼成,越裳重译而献白雉,著在前典,历代以为美谈。今在我王,匡济皇维,而有白兔之应,可谓重规累矩,不忝先圣也。”
成语意思功:通“工”,事。指很多事业都兴盛起来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玉帝本纪》:“信饬百官,众功皆兴。”
成语意思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成语出处唐·卢照邻《双槿树赋》序:“金悬秦市,杨子见而无言;纸贵洛城,陆生闻而罢笑。”
成语意思见“重门击柝”。
成语出处《宋书·沈攸之传》:“所以未具上闻者,欲待至上,面自咨申。不图重关击柝,觐接莫由。”
成语意思高尚坚贞的节操超出普通人。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陶列传》:“窃见故冀州刺史南阳朱穆,前乌桓校尉臣同郡李膺,皆履正清平,贞高绝俗。”
成语意思尊祟古代的,轻视当代的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人说。”
成语意思沾溉:沾润灌溉,引申为使人受益。使后来人得到好处
成语出处《新唐书·杜甫传赞》:“他人不足,甫乃厌余,残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
成语意思枕着武器,疾驰战马。形容时刻准备杀敌立功。
成语出处明·屠隆《昙花记·公子受封》:“念亲恩主德总来难报,须教,枕戈汗马,努力塞云边草,儿时得功成大漠,鹤归华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