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成语词典

贬义成语大全

贬义成语大全

  • 数典忘祖

    shǔ diǎn wàng zǔ

    成语意思数:数说;典:史册。数说着典籍;却忘记了自己祖宗的事。后用以比喻忘了事物的原本、根由。现在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成语出处《左传 昭公十五年》:“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紧缩式成语古代成语
  • 好逸恶劳

    hào yì wù láo

    成语意思好:喜爱;逸:安闲;恶:讨厌;憎恨。贪图安逸;厌恶劳动。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郭玉传》:“其为疗也,有四难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难也;将身不谨,二难也;骨节不强,不能使药,三难也;好逸恶劳,四难也。”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负隅顽抗

    fù yú wán kàng

    成语意思凭借险要地势;顽强抵抗。负:凭借;依仗;隅:山的角落。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信口开河

    xìn kǒu kāi hé

    成语意思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成语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你那里休聒,不当一个信口开合知。”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偏正式成语近代成语
  • 水深火热

    shuǐ shēn huǒ rè

    成语意思像在深水里;如在烈火中。比喻人民生活极为痛苦或国家灾难深重。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化为乌有

    huà wéi wū yǒu

    成语意思乌有:无有;不存在。变得什么都没有了。形容一下子丧失或全部落空。

    成语出处宋 苏轼《东坡诗 卷十五 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诗:“岂意青州六从事,化为乌有一先生。”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动宾式成语古代成语
  • 虚无缥缈

    xū wú piāo miǎo

    成语意思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形容空虚渺茫。虚无:空虚;缥缈:隐隐约约。

    成语出处唐 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玩物丧志

    wán wù sàng zhì

    成语意思指迷恋于所玩赏的事物而消磨了积极进取的志气。

    成语出处《尚书 旅獒》:“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连动式成语古代成语
  • 无人问津

    wú rén wèn jīn

    成语意思津:渡口。没有人来问渡口。比喻无人过问。

    成语出处晋 陶潜《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人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沆瀣一气

    hàng xiè yī qì

    成语意思沆瀣:夜间的水气。这里指唐僖宗时;担任主考官的崔沆;录取了一个叫崔瀣的考生。所以有人开玩笑;将他俩的单名连起来是“沆瀣”两字。指“沆”、“瀣”两人连成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成语出处宋 钱易《南部新书》:“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榜,谈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紧缩式成语古代成语
  • 沾沾自喜

    zhān zhān zì xǐ

    成语意思沾沾:轻浮的;自鸣得意的样子。形容自满得意的样子。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者,沾沾自喜耳,多易。”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奄奄一息

    yǎn yǎn yī xī

    成语意思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只剩下微弱的一口气。引申为事物即将消亡或毁灭。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7回:“惠王亲往问疾,见痤病势已重,奄奄一息。”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耀武扬威

    yào wǔ yáng wēi

    成语意思耀:炫耀;夸耀;武:武力;扬威:显示威风。炫耀武力;显示威风;也作“扬威耀武”。

    成语出处元 郑光祖《老君堂》第二折:“俺这唐兵人强马壮,耀武扬威,真个是将勇兵骁也。”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拾人牙慧

    shí rén yá huì

    成语意思牙慧:咀嚼后吐出来的饭菜渣滓。比喻袭取别人的语言和文字。

    成语出处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动宾式成语古代成语
  • 鬼哭狼嚎

    guǐ kū láng háo

    成语意思嚎:大声叫或哭喊。像鬼和狼一样哭喊。形容哭声很凄惨。

    成语出处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0回:“又神差鬼使,叫他里面嚷打做鬼哭狼号。”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联合式成语近代成语
  • 灯红酒绿

    dēng hóng jiǔ lǜ

    成语意思灯光与酒色;红绿相映。形容娇奢淫逸的生活;也形容娱乐场所的繁华景象。也作“酒绿灯红”。

    成语出处徐迟《牡丹》五:“灯红酒绿、珠光宝气的社会,只能使她感到窒息。”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联合式成语近代成语
  • 惨不忍睹

    cǎn bù rěn dǔ

    成语意思睹:看。情景凄惨;使人不忍看下去。

    成语出处清 黄小配《洪秀全演义》:“尸首堆积,惨不忍睹。”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偏正式成语近代成语
  • 无中生有

    wú zhōng shēng yǒu

    成语意思把没有的说成有。指凭空捏造。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视而不见

    shì ér bù jiàn

    成语意思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没看见。

    成语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知北游》:“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舍本逐末

    shě běn zhú mò

    成语意思抛弃根本的;而在小事上下功夫。

    成语出处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