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斝、觥:古代酒器。形容宴饮气氛热烈
成语出处元·张可久《寨儿令·秋日宫词》:“泛羽流商,走斝飞觞。”
成语意思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使子继父业,弟承家祀,有何不可?”
成语意思夹:夹杂、搀杂。字句里夹杂着风霜。比喻文章森严而有力
成语出处晋·葛洪《西京杂记》:“淮南王刘安著《鸿烈》二十一篇,鸿大也,烈明也,言大明礼教,号《淮南子》,一曰《刘安子》。自云:‘字中皆夹风霜。’”
成语意思掘:挖。自己给自己挖掘坟墓。比喻自己为自己的失败或灭亡准备了条件。
成语出处晋 葛洪《神仙传》:“便一一以手裂坏之,又画作一大人,掘地埋之,便径去。”
成语意思作奸:干坏事;科:科条;法律条文。为非作歹;触犯律条。
成语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成语意思泽:恩泽;枯骨:死去已久的人。恩泽及于死者。形容给人恩惠极大。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孟冬纪·异用》:“文王贤矣,泽及髊骨,又况于人乎!”
成语意思同“拄笏看山”。
成语出处宋·范成大《次胡经仲知丞赠别韵》:“先生有道抗浮云,拄颊看山意最真。”
成语意思指艰辛劳作。
成语出处明宋濂《瞿员外墓志铭》:“凡负贩者必多给其直,家人怪问其故,府君曰:‘彼人胝肩茧足以求升合利,吾忍与之较耶?”
成语意思整一整衣襟;就露出了胳膊肘。形容衣衫褴褛;也比喻顾此失彼。襟:衣襟;肘:胳膊肘。
成语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成语意思谓一门中有数人佩金印紫绶,极言荣显。秦汉列侯以上皆金印紫绶。
成语出处《后汉书·宦者传·吕强》:“中常侍曹节、王甫、张让等,及侍中许相,并为列侯……又并及家人,重金兼紫,相继为蕃辅。”李贤注:“金印紫绶。重、兼,言累积也。”
成语意思《庄子·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衿,同“襟”。谓整一整衣襟就露出了肘子。后以“捉衿见肘”形容衣衫褴褛。引申为顾此失彼,处境困难。
成语出处《庄子·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
成语意思经:治理。整顿军队,经营武备。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兼弱攻昧,武之善经也。子姑整军而经武乎!”
成语意思旨:味美;嘉:好,美;肴:荤菜。指美酒好菜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投壶》:“子有旨酒嘉肴,某既赐矣,又重以乐,敢辞!”
成语意思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成语出处《文选·班固〈答宾戏〉》“徒乐枕经籍书,纡体衡门,上无所蒂,下无所根。”吕向注:“枕经典而卧,铺诗书而居也。”
成语意思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成语出处清·张泰来《江西诗社宗派图录》:“李彭家贫绩学,枕籍经史,诗文能兼诸家之长。”
成语意思劲:强。指气节正直,操守刚劲
成语出处《明史·王廷传》:“廷守苏州时,人比之赵清献,直节劲气,始终无改。”
成语意思晋左思《娇女诗》有“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晳”之句,后以“左家娇女”指美丽可爱的少女。
成语出处晋·左思《娇女诗(吾家有娇女)》:“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唐·李商隐《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时予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诗:“嵇氏幼男犹可悯,左家娇女岂能忘。”
成语意思周:救济。救济有急难或贫穷的人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看钱奴》第四折:“我怎敢便忘了你那周急济贫时。”
成语意思摩肩接踵。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拥挤不堪。
成语出处清·金捧阊《守一斋笔记·芦花会》:“忽金鼓喧阗,仪卫甚盛,观者踵接肩摩。”
成语意思用杀鸡来警戒猴子。比喻严惩一个以警告其余。
成语出处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三章:“吴七总想抓个奸细来‘宰鸡教猴’一下,吴坚和家剑平反对;怕闹得内部更混乱,又怕有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