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见“坐不垂堂”。
成语出处王闿运《哀江南赋》:“时清铸戟,坐戒垂堂。”
成语意思斝、觞:古代酒器。形容宴饮气氛热烈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回:“日逐讲文论武,走斝传觞,弦歌吹舞,朝去暮回,无般儿不乐。”
成语意思一铢一寸地积累起来。铢:古代重量单位;据说等于二十四分之一两。
成语出处宋 苏轼《裙靴铭》:“寒女之丝,铢积寸累;天步所临,云蒸雷起。”
成语意思未壮的牛马,喻人年少。
成语出处汉·刘向《新序·杂事五》:“齐有闾丘邛年十八,道遮宣王曰:‘家贫亲老,愿得小仕。’……宣王曰:‘未有咫角骖驹而能服重致远者也。’”
成语意思指不出家当和尚,清心寡欲,在家修行。
成语出处《法苑珠林》卷一0七:“在家出家,平等而受。”
成语意思文章正确句子明了,不含糊其辞。
成语出处战国·宋·屈原《楚辞·天问叙》:“今则稽之旧章,合之经传,以相发明,为了符验,章决句断,事事可晓,俾后学者永无疑焉。”
成语意思泽:恩泽;髊:肉未烂尽的骸骨。恩泽及于死者。形容恩德深厚
成语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孟冬纪·异用》:“文王贤矣,泽及髊骨,又况于人乎!”
成语意思奸:通奸。捉拿奸情,必须发现在床上确有奸情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硬拷》:“谁是贼?老大人拿贼见赃,不曾捉奸见床来!”
成语意思织锦:以五色丝纺织。绣在锦缎上的回文诗。指情诗或书信
成语出处《晋书·列女传》:“窦滔妻苏氏,……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
成语意思雕琢文辞,修饰章句
成语出处《新唐书·文艺传序》:“高祖、太宗,大难始夷,沿江左余风,絺句绘章,揣合低卬,故王杨为之伯。”
成语意思比喻在处理问题过程中意外地发生岔子。
成语出处清薛福成《通筹南洋各岛添设领事官保护华民疏》:“洋人每有人命债公等案,均有领事官自理,往往掣我地方官之肘,从前中国各口之枝节横生,亦实由于此。”
成语意思驻:停留;景:同“影”,日光;戈:古代的一种兵器。挥舞长戈使太阳停止运行。比喻留住逝去的光阴
成语出处唐·李白《李太白集·日出入行》:“鲁阳何德,驻景挥戈?”
成语意思蜡烛燃尽,烛光消失。比喻人死后意识也消灭
成语出处《北史·杜弼传》:“神之在人,犹光之在烛,烛尽则光穷,人死则神灭。”
成语意思资藉:家产。指家财产业极为富有
成语出处《南史·到伪传》:“伪资藉豪富,厚自奉养,供一身,一月十万。”
成语意思行踪隐秘难测
成语出处《剪灯余话·泰山御史传》:“率轻狂而自若,踪迹诡秘,贿赂公行。”
成语意思置:设,办。举行盛大宴会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汉王遂入彭城,收羽美人货赂。置酒高会。”
成语意思犹言擢筋剥肤。
成语出处宋·苏轼《上知府王龙图书》:“自近岁以来,蜀人不知有勤恤之,如擢筋割骨以奉其上,而不免于刑罚。”
成语意思指居功自傲。
成语出处《汉书 陈涉项籍传赞》:“[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
成语意思载戢:装运收藏;干戈:古代的两种武器,引申为战争。将武器收藏起来。指不再诉诸武力
成语出处《诗经·周颂·时迈》:“载戢干戈,载櫜弓矢。”
成语意思菲:微薄;肴:荤菜。浑浊的酒,微薄的菜肴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三折:“今具浊酒菲肴……枉驾来临,城为周瑜万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