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使:用;贪:不知足;愚:笨。用人所短,为己服务。也形容利用人的不同特点,以发挥他的长处。
成语出处《新唐书·侯君集传》:“军法曰:‘使智使勇,使贪使愚,故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邀趋其利,愚者不计其死。’是以前圣使人,必收所长而弃所短。”
成语意思形容人的面相丑恶,心术不正。亦作“蛇眉鼠眼”。
成语出处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忽听见门声一响,早有一个蛇头鼠眼,满脸胡须,又矮又胖的丑汉子走进来。”
成语意思立誓同生共死。形容十分密切,不可拆散。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8卷:“儿与吴衙内誓同生死,各不更改。”
成语意思形容思想糊涂,愚笨痴呆。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九回:“只是我愁宝玉还是那么傻头傻脑的,这么说起来,比头里竟明白多了。'
成语意思形容害怕不敢向前,或胆小不敢出头负责。
成语出处鲁迅《华盖集 “碰壁”之后》:“但是我也说明了几句我所以来校的理由,并要求学校当局今天缩头缩脑办法的解答。”
成语意思谓山无草木,石头腐烂。喻不可能有的现象。
成语出处宋·刘昌诗《芦浦笔记·欢会誓》:“山童石烂,言则可诞;山崇石坚,此言不愆。”
成语意思谓没规矩,无教养。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0回:“好大胆的丫头!新来乍到,就恁少条失教的,大刺刺对着主子坐着。”
成语意思形容在暗中察看的神态。
成语出处清·翟灏《能人编·身体》:“豪门送物鹅伸颈,好客临门鳖缩头。”
成语意思缩:收缩。形容畏缩、躲闪
成语出处清·觉佛《女英雄》:“你想这样缩头缩脚,反让金人耀武扬威,还能成为个国度吗?”
成语意思形容畏缩不前,或胆小不敢出头。同“缩头缩脑”。
成语出处瞿秋白《饿乡纪程》十三:“远远一条长街只看见三四个人,蹀躞着,缩头缩颈歪斜着走。”
成语意思犹言室内空无一物。喻贫穷。
成语出处《魏书·阳固传》:“居官清洁,家无余财,终殁之日,室徒四壁,无以供丧,亲故为其棺敛焉。”
成语意思社会风尚和为人处世之道。亦作“世道人情”。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四块玉·闲适》曲:“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
成语意思指军人或地方官有保卫国土的责任。
成语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地方官守土有责,而且朝廷已有旨意,派在籍大臣办理‘团练’,以求自保。”
成语意思殊:不同的;涂:道路。不同的道路,到达同一个结局。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达到同一目的
成语出处《晋书·刁协传》:“夫大道宰匹,殊涂一致。”
成语意思泰:平安。时运通泰。形容时世遭遇都很顺利安泰
成语出处《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且忍耐在家里,俟时通运泰必有发迹的分也。”
成语意思顺:顺从。应:适应。时:时机。指上要遵从天命,下要适应时机。
成语出处《晋书·羊祜传》:“先帝顺天应时,西平巴蜀,南和吴会,海内得以休息,兆庶有乐安之心。”
成语意思见“深谋远虑”。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朱佑景丹等传论》:“然原夫深图远算,固将有以焉尔。”
成语意思应:适应,适合。顺应天命,合乎人心。旧时常用于颂扬建立新的朝代。
成语出处《周易 革》:“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事大矣哉。”
成语意思顺:依顺,顺从;命:天命。顺应天意,遵从天命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大君代天司命,君命即是天命,天命所在,便是条意外的岔路,顺天应命,安知非福?”
成语意思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
成语出处汉·仲长统《昌言下》:“又况愚人之愚,而望其遵巡正路,谦虚节俭,深图远虑,为国家校计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