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成语词典

四字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大全

  • 四亭八当

    sì tíng bā dàng

    成语意思亭、当:即停当,妥贴。形容一切事情都安排得十分妥贴。

    成语出处宋 朱熹《答吕伯恭书》:“不知如何整顿得此身心四亭八当,无许多凹凸也。”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三头八臂

    sān tóu bā bì

    成语意思见“三头六臂”。

    成语出处《法苑珠林》卷九:“[修罗道者]体貌粗鄙,每怀瞋毒,棱层可畏,拥耸惊人,并出三头,重安八臂,跨山蹋海,把日擎云。”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手头不便

    shǒu tóu bù biàn

    成语意思手头:手边;便:方便。指手头缺钱

    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五回:“兄弟不过一时手头不便,欠了他几个臭钱。”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主谓式成语近代成语
  • 实实在在

    shí shí zài zài

    成语意思真实,不夸张,现实存在的

    成语出处清·无名氏《说呼全传》第40回:“八王就实实在在问话,孩儿也细细告诉了他,就求他请诏。”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近代成语
  • 尚慎旃哉

    shàng shèn zhān zāi

    成语意思尚:还;旃:之。还要谨慎小心啊

    成语出处《诗经·魏风》:“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动宾式成语古代成语
  • 绳枢之子

    shéng shū zhī zǐ

    成语意思枢:门上的转轴;绳枢:用绳子系枢轴。形容生活贫穷的人或指贫苦人家子弟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十手争指

    shí shǒu zhēng zhǐ

    成语意思谓人如有不善,众人则争相指责。语本《礼记 大学》:“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成语出处语出《礼记·大学》:“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随时制宜

    suí shí zhì yí

    成语意思随:根据;制:制订,采取;宜:适宜的措施。根据当时的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

    成语出处《晋书 周崎传》:“州将使求援于外,本无定指,随时制宜耳。”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事生肘腋

    shì shēng zhǒu yè

    成语意思肘腋:胳肢窝。比喻事变就发生在身边。

    成语出处《三国志 蜀志 法正传》:“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束身自修

    shù shēn zì xiū

    成语意思谓约束自己,不与坏人坏事同流合污。

    成语出处《后汉书·卓茂传》:“[光武帝]乃下诏曰:‘前密令卓茂,束身自修,执节淳固,诚能为人所不能为。’”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随声逐响

    suí shēng zhú xiǎng

    成语意思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成语出处东汉·王符《潜夫论·贤难》:“此随声逐响之过也。”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十鼠争穴

    shí shǔ zhēng xué

    成语意思穴:动物的窠巢。比喻坏人聚集互相争斗

    成语出处《梁书·元帝纪》:“侯景奔窜,十鼠争穴,郭默清夷,晋熙附义。”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绳枢之士

    shéng shū zhī shì

    成语意思枢:门上的转轴;绳枢:用绳子系枢轴。形容生活贫穷的人或指贫苦人家子弟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峻《广绝交论》:“则有穷巷之宾,绳枢之士。”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束手坐视

    shù shǒu zuò shì

    成语意思拱着手,坐着看。比喻对应当管的事无能为力或不管不问。

    成语出处《明史·徐有贞传》:“京军一出,日费不赀,遇涨则束手坐视,无所施力。”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贬义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视同拱璧

    shì tóng gǒng bì

    成语意思看作两手合抱的璧玉。比喻十分珍贵。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4回:“求着他一副对子,一把扇子,那就视同拱璧,也不管他的字好歹。”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动宾式成语近代成语
  • 赏同罚异

    shǎng tóng fá yì

    成语意思谓奖赏和自己的意见相同的,惩罚和自己的意见不同的。

    成语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八经》:“故赏贤罚暴,举善之至者也;赏暴罚贤,举恶之至者也;是谓赏同罚异。”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书通二酉

    shū tōng èr yǒu

    成语意思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据说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见《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后因以此为喻。

    成语出处语出《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身体发肤

    shēn tǐ fà fū

    成语意思本指身躯、四肢、须发、皮肤,后亦泛指自己身体的全部,自身。

    成语出处《孝经 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视同儿戏

    shì tóng ér xì

    成语意思把事情当成小孩儿玩耍一样来对待。比喻不当一回事;极不重视。儿戏:小孩子闹着玩。

    成语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所以说为官做吏的人,千万不要草菅人命,视同儿戏。”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动宾式成语古代成语
  • 三头二面

    sān tóu èr miàn

    成语意思面:脸。比喻奉承拍马,玩弄两面手法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杂纂》:“三头两面趋奉人。”

    成语标签:贬义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