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比喻清高廉洁。
成语出处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上:“五月披裘而负薪,岂取金者哉?”
成语意思见“握雾拏云”。
成语出处元·陈以仁《存孝打虎》第一折:“则你那龙韬虎略人难赛,握云拿雾施兵策,排兵布阵添精彩。”
成语意思智:聪慧。外形笨拙憨厚,内心机智聪明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荀攸传》:“太祖每称曰:‘公达外愚内智’。”
成语意思形容外表随和;内里刚直。圆:圆通;方:方正。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郅恽传》:“案延资性贪邪,外方内圆,朋党构奸,罔上害人。”
成语意思正直的规劝听起来不顺耳。
成语出处明·李东阳《太白行》:“龙攀凤附不自由,何乃弃君来事仇。危言逆耳谁为谋?”
成语意思指世家望族。
成语出处清·陈维菘《渡江云·扬州感旧》词:“风流推宋玉,更有乌衣门第旧琅琊。”
成语意思失色,面无人色。
成语出处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唬得他无颜落色,惊得他手脚难抬。”
成语意思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定乐器的标准。指古代音律。后也泛指音乐。
成语出处《尚书·益稷》:“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汝听。”《孟子·离娄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成语意思文治已实行,武备已停止。形容天下太平。亦作“文修武偃”。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还魂记 榜下》:“正此引奏,前日先生看定状元试卷,蒙圣旨武偃文修,今其时矣!”
成语意思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
成语意思见“无形无影”。
成语出处元·杨暹《刘行首》第一折:“我度你个无影无形鬼魂。”
成语意思妄:不实。说得人随便说,听的人随便听,都不认真看待。
成语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齐物论》:“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亦以妄听之。”
成语意思同“无依无靠”。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平妖传》第14回:“近因父母双亡,无倚无靠,今已取到寓所。”
成语意思没有什么可以依赖的。形容孤独或没有支持。
成语出处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第四折:“如今闪的我老身无依无靠,着谁人养赡我来,兀的不好苦也。”
成语意思涯:边际,极限;际:边缘处。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5回:“好好的平原旷野,却怎么弥弥漫漫,一望都是白浪滔天,无涯无际,却似个东洋大海。”
成语意思既没有怨恨,也没有恩德。指彼此间没有恩怨关系。
成语出处《左传·成公三年》:“无怨无德,不知所报。”
成语意思犹无与伦比,无可比拟。
成语出处晋·袁宏《后汉纪·明帝纪》:“荣宠之盛,无与为比。”
成语意思五月里稻谷尚未熟,就预卖新谷。比喻十分贫穷。
成语出处唐·聂夷中《咏田家》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成语意思吴越:指吴国人和越国人。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成语出处先秦 孙武《孙子 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成语意思从容谦退,公正廉洁。
成语出处《诗经 召南 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