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形容威武凌厉,奋发向上的样子。
成语出处《尚书·泰誓中》:“今朕必往,我武惟扬,侵于之疆,取彼凶残,我伐用张,于汤有光。”
成语意思雍容自得貌。《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毛传:“委委者,行可委曲踪迹也;佗佗者,德平易也。”朱熹集传:“雍容自得之貌。”明宋濂《梅府君墓志铭》:“命也奈何,芝生岩阿;既采且歌,委委佗佗。”清钱谦益《御史族兄汝瞻画像赞》:“委委佗佗,开
成语出处《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毛传:“委委者,行可委曲踪迹也;佗佗者,德平易也。”朱熹集传:“雍容自得之貌。”明·宋濂《梅府君墓志铭》:“命也奈何,芝生岩阿;既采且歌,委委佗佗。”
成语意思犹言爱屋及乌。
成语出处明·许自昌《水浒记·渔色》:“蒙尊嫂留小生进里面来坐,这个都是看宋公明的分上,屋乌推爱,一时相缱绻。”
成语意思谓舞文弄墨、利用才智以作奸伪。
成语出处《新唐书·魏元忠传》:“贞观中,万年尉司马景舞文饰智,以邀干没,太宗弃之都市。”
成语意思比喻重复他人所为而无创新
成语出处宋·邵伯温《闻见前录》第19卷:“经意自明,苦人不知耳。屋下盖屋,床上安床,滋惑矣。”
成语意思供歌舞用的台榭。
成语出处南宋·辛弃疾《永遇乐》词:“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成语意思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为歌舞娱乐而设立的堂或楼台。泛指歌舞场所。同“舞榭歌台”。
成语出处宋 沈唐《望海潮》词:“松偃旧亭,城高故国,空余舞榭歌楼。”元 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他每待强巴劫深宅大院,怎知道摧折了舞榭歌楼?”
成语意思忘记物象,得到真谛。
成语出处南朝·齐·刘邙《答竟陵王子良书》:“微文接粗,渐说或允;忘象得意,顿义为长。”
成语意思离别家乡,违背世俗。
成语出处南朝·陈·徐陵《劝进梁元帝表》:“昔苏季、张仪违乡负俗,尚复招三方以事赵,请六国以尊秦。”
成语意思语本《汉书·直不疑传》:“人或毁不疑曰:‘不疑状貌甚美,然特毋柰其善盗嫂何!’不疑闻,曰:‘我乃无兄。’然终不自明。”后以“无兄盗嫂”指无中生有的毁谤。三国魏曹操《劐整齐风俗令》:“昔直不疑无兄,世人谓之盗嫂……此皆以白为黑,欺天罔上者也。”
成语出处语本《汉书·直不疑传》:“人或毁不疑曰:‘不疑状貌甚美,然特毋柰其善盗嫂何!’不疑闻,曰:‘我乃无兄。’然终不自明。”
成语意思谓显现微妙之处,阐明幽深之理。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下》:“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
成语意思胡乱涂改文字。雌黄:古人抄书校书时涂改文字用的颜料。
成语出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校定书籍,亦何容易?自扬雄刘向方称此职耳。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
成语意思文:学问;行:品行;出:作官;处:隐居。旧指文人的学问、品行和对待出仕隐退的态度。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成语意思违:违背。失信于人,背弃约定,毫无信义可言
成语出处《周书·武帝纪下》:“伪齐违信背约,恶稔祸盈。”
成语意思象:形状,样子;万象:宇宙间万物万事的景象;罗:捕鸟的网;包罗:容纳。包含容纳一切。形容内容丰富,无所不有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4回:“万象包罗为一处,方知截教有鸿蒙。”
成语意思无妄:意想不到的。意外的灾祸或平白无故受到的损害、牵连。
成语出处《周易 无妄》:“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成语意思平白无故遭灾的忧虑。
成语出处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无妄之忧勿药喜,一善自足禳千灾。”
成语意思比喻不忘本。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直谏》:“使公毋忘出奔于莒也。”
成语意思指平白无故受到的灾祸或损害。同“无妄之祸”。
成语出处《史记 春申君传》:“朱英谓春申君曰:‘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祸。’”
成语意思犹无妄之灾。指平白无故受到的灾祸或损害。
成语出处《战国策 楚策四》:“世有无妄之福,又有无妄之祸。今君处无妄之世,以事无妄之主,安不有无妄之人乎。”《晋书 戴若思传》:”自顷国遭无妄之祸,社稷有缀旒之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