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自谦之语。无法弥补自己应负的责任。
成语出处《汉书 东方朔传》:“妾幸蒙陛下厚恩,先帝遗德,奉朝请之礼,备臣妾之仪,列为公主,赏赐邑人,隆天重地,死无以塞责。”
成语意思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耸听:使人听了吃惊;危言:使人吃惊的话。
成语出处宋 吕祖谦《吕东莱文集》:“意者危言骇世,姑一快胸中之愤耶!”
成语意思见“瓮牖绳枢”。
成语出处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我可使望兰堂画阁,划地着我瓮牖桑枢。”
成语意思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赵广汉传》:“钩距者,设欲知马贾,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
成语意思妄:胡乱。胡言乱语就会出乱子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天妄视则淫,耳妄听则惑,口妄言则乱,夫三关者不可不慎守也。”
成语意思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成语意思载:装载,引伸为阐明;道:道理,泛指思想。指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的。
成语出处宋 周敦颐《通书 文辞》:“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
成语意思见“雾涌云蒸”。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故絪緼相感,雾涌云蒸。”元·王王恽《游泰山杂诗》之六:“绾茁元气同沧海,雾涌云蒸一水山。”
成语意思勿:不要。祝贺人病愈
成语出处《周易·无妄》:“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成语意思比喻男女欢合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苏九淫奔》第二折:“都则为春心荡,也只想握云携雨,谁承望惹祸遭殃。”
成语意思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原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以“握雨携云”指男女欢合。
成语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原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成语意思虚拟的人名或事物。
成语出处汉·司马相如《子虚赋》:“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姹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
成语意思同“枉费心机”。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你使着这般科段,敢可也枉用心机。”
成语意思“嵬”念wéi。亦作“嵬目鸿耳”。犹言动人观听。
成语出处唐·樊宗师《绛守居园池记》:“虚明茫茫,嵬眼澒耳,可大客旅钟鼓乐。”
成语意思没有使用武力的地方。比喻无法施展才能。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近又新破荆州,威震海内,纵有英雄,无用武之地。”
成语意思乌:乌鸦。乌鸦的雌雄难辨。比喻不分善恶是非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正月》:“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
成语意思没有验证的事不可相信。
成语出处《礼记·中庸》:“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
成语意思见“文质彬彬”。
成语出处《南史·庾杲之刘怀珍等传论》:“怀珍宗族文质斌斌,自宋至梁,时移三代,或从隐节取高。”
成语意思战:战备。危:危险,危机。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记了战备就一定会产生危机。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主父偃传》:“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
成语意思比喻人的气度或气势宏大。
成语出处明·袁中道《李温陵传》:“且夫今之言汪洋自恣,莫如《庄子》,然未有因读《庄子》而汪洋自恣者也,即汪洋自恣之人,又未必读《庄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