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把眼睛都望穿了。形容盼望的程度。秋水:比喻人的眼睛像秋水一样晶莹。
成语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你若不去啊,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
成语意思整整一夜到天亮。通宵:整夜;达:到;旦:天亮。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独孤生归途闹梦》:“狮蛮社火,鼓乐笙箫,通宵达旦。”
成语意思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束。
成语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大宗师》:“善妖善老,善始善终。”
成语意思山崩石裂;有惊天动地之势。原形容箜篌的乐声忽然高亢;震动了整个天界。现多指突发的大事或文章、议论的惊人。
成语出处唐 李贺《歌诗集 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成语意思用手捂住肚子大笑。形容遇到极可笑之事,笑得不能抑制。亦作“捧腹大喜”。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日者列传》:“司马季主捧腹大笑曰:‘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陋也,何辞之野也!’”
成语意思具体:大体具备;微:微小。内容大体具备;但布局、规模较小些。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
成语意思梭:织布机上引导纬纱与经纱交织的构件。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成语出处《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时光似箭,日月如梭,也有一年以上。”
成语意思风度:美好的举止姿态;翩翩:文雅的样子。举止文雅优美。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列传》:“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
成语意思头顶云天;脚踩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豪迈。也形容敢作敢为;光明磊落。
成语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育王裕禅师法嗣 道场法全禅师》:“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肩横榔栗,到处行脚。”
成语意思窜:逃跑;乱跑。抱着头像老鼠一样迅速逃跑。多用来形容受到沉重打击狼狈逃跑的样子。
成语出处宋 苏轼《代侯公说项羽辞》:“夫陆贾,天下之辩士,吾前日遣之,智穷辞屈,抱头鼠窜,颠狈而归,仅以身免。”
成语意思悲:悲哀;欢:欢乐;离:离散;合:团聚。指生活中的悲哀与欢乐;分离与团聚的不同遭遇。
成语出处宋 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杯子由》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阳缺,此事古难全。”
成语意思勇敢地一直向前。形容毫无畏惧地迎着困难上;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成语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从俱摩拳擦掌,个个勇往直前。”
成语意思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作:兴起。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锁魔镜》第一折:“嘉州有冷,源二河,河内有一健蛟,兴风作浪,损害人民。”
成语意思形容危险就在眼前。旦夕:早晨和晚上;指很短时间之内。
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太史慈传》:“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成语意思没有什么不能做的。指样样能做。
成语出处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一:“近岁迎紫姑者极多,大率多能文章歌诗,有极工者,予屡见之,多自称蓬莱谪仙,医卜无所不能,棋与国手为敌。”
成语意思好象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成语出处宋 晏殊《浣溪沙》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成语意思形容神态失常;神思恍惚。
成语出处元 关汉卿《石榴花》:“牡丹亭畔人寂寞,恼芳心似醉如痴。”
成语意思非常难得的珍奇宝物。
成语出处《旧唐书 张柬之传》:“其国西通大秦,南通交趾,奇珍异宝,进贡岁时不阙。”
成语意思协力:合力。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
成语出处《周书 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成语意思责:要求。备:完备;齐全。对人或事要求过分严格;必须十全十美;完美无缺才行。
成语出处宋 刘克庄《后村全集》:“窃谓天下不能皆绝类离伦之材,君子未尝持求全责备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