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灭:淹灭;顶:头顶。像大水淹没了头顶一样的灾难。比喻致命的、毁灭性的灾难。
成语出处《周易 大过》:“过渉灭顶,凶,无咎。”
成语意思节:节约;节省;缩:缩减。省吃俭用;非常节俭。
成语出处宋 陆游《秋获歌》:“我愿邻曲谨盖藏,缩衣节食勤耕桑。”
成语意思九霄:天的最高处。比喻无限高远的地方。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太子也,你在这七宝盒中,我陈琳早魂飞九霄云外。”
成语意思品德和能力都具备。兼备:都具备。
成语出处《元史 丰臧梦解传》:“乃举梦解才德兼备,宜擢清要,以展所蕴。”
成语意思璀璨:美玉发光。光辉灿烂耀人眼睛。
成语出处宋·周密《武林旧事》第三卷:“玉山宝带,尽壁寸珠,璀璨夺目。”
成语意思从早到晚思念不已。形容思念之深切。多用于男女恋情。
成语出处宋 柳永《倾杯乐》词:“朝思暮想,自家空恁添情瘦。”
成语意思一针刺下去就见到血。常用来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能抓住本质;切中要害。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郭玉传》:“一针即瘥。”
成语意思连一样事情都没有做成。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无成就。
成语出处唐 白居易《除夜寄微之》:“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成语意思天倘若有情意,也会因悲伤而衰老的。常用以形容强烈的伤感情绪。也指自然法则是坞的。
成语出处唐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成语意思汹汹:声势盛大的样子。气势很盛的样子。形容气势凶猛。
成语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天论》:“君子不为小人之汹汹也辍行。”
成语意思牛:牵牛星。斗:北斗星。指天空。原指宝剑的光气射入天际。后指气势很盛。亦作“气冲牛斗”。
成语出处唐·崔融《咏宝剑》:“匣气冲牛斗,山形转辘轳。”宋·岳飞《题青泥赤壁》诗:“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真节报君仇。”
成语意思空:空白;绝:断绝。以前没有过;以后也没有。指从古到今非常突出;独一无二的事物。
成语出处宋 朱象贤《闻见偶录 男服从军》:“古之木兰,以女为男,代父从军,十二年而归,同行者莫知其为女子,诗歌美之,典籍传之,以其事空前绝后。”
成语意思抖擞:振奋的样子。精神振作。
成语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杭州光庆寺遇安禅师》:“(僧)问:‘光吞万象从师道,心月孤圆意若何?’师曰:‘抖擞精神着。’”
成语意思黄粱:小米。煮一锅小米饭的时间;做了一场好梦。比喻虚幻的梦想。
成语出处唐 沈既济《枕中记》:“怪曰:‘岂其梦寐耶?’翁笑曰:‘人世之事亦犹是矣。’”
成语意思屈:屈服。坚韧、刚毅,毫不屈服。
成语出处荀况《荀子 法行》:“坚刚而不屈,义也。”
成语意思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形容名声极大。也作“赫赫之名”。
成语出处晋 常璩《华阳国志 先贤士女》:“临州郡虽无赫赫之名,及去,民思之。”
成语意思除去旧的;建立新的。多指改朝换代或重大改革。革:改革。故:旧的。
成语出处《周易 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成语意思出:超过;类:同类;拔:超出;萃:草丛生的样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超出那一类;高出那一群。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成语意思用心:存心;打算。心中另有打算。现多指心里打着坏主意。
成语出处宋 朱熹《与刘子澄书》:“方别寻得一头绪,似差简约端的,始终文字言语之处,真别有用心处。”
成语意思依:依从;顺:顺从。事事都依从别人。形容一味顺从而不问是非。
成语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做爷娘的百依百顺,没一事违拗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