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成语词典

古代成语大全

古代成语大全

  •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shí nián shù mù,bǎi nián shù rén

    成语意思树:培植,培养。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成语出处先秦 管仲《管子 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复句式成语古代成语
  • 倾巢而出

    qīng cháo ér chū

    成语意思倾:尽;倾巢:意指巢中一个也不剩。整窝的鸟儿全出来。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贼兵倾巢而来,必是抵死厮拼、我将何策胜之?”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落英缤纷

    luò yīng bīn fēn

    成语意思落:凋落;英:花;缤纷:繁多杂乱。花瓣凋落;纷纷飞扬的样子。形容鲜花盛开的美丽景致。

    成语出处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狂风怒号

    kuáng fēng nù háo

    成语意思怒:愤怒;发怒;号:号叫。大风刮得像发怒一样号叫。

    成语出处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患得患失

    huàn dé huàn shī

    成语意思患:忧虑。没有时怕得不到;得到后;又恐怕失去。指对个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计较。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锦上添花

    jǐn shàng tiān huā

    成语意思在锦锻上面又添小绣花。形容好上加好。

    成语出处宋 黄庭坚《了了庵颂》:“又要涪翁作颂,且图锦上添花。”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褒义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大庭广众

    dà tíng guǎng zhòng

    成语意思庭:旧时指官署的厅堂;后泛指大院子;大庭:宽大的场所;广:多;众:许多人。指聚集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也作“广庭大众”。

    成语出处汉 孔鲋《孔丛子 公孙龙》:“如此人于广庭大众之中,见悔而不敢斗争。”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呆若木鸡

    dāi ruò mù jī

    成语意思愣着不动;像只木头鸡。形容人痴或因惊恐而发愣的神态。

    成语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达生》:“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八仙过海

    bā xiān guò hǎi

    成语意思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后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互相竞赛

    成语出处明 无名氏《八仙过海》第二折:“则俺这八仙过海神通大,方显这众圣归山道法强,端的万古名扬。”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兵贵神速

    bīng guì shén sù

    成语意思贵:可贵;神速:特别迅速。用兵以行动特别迅速为贵。

    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郭嘉传》:“太祖将征袁尚……嘉表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紧缩式成语古代成语
  • 依依不舍

    yī yī bù shě

    成语意思依依:恋慕的样子;舍:放开。形容对人或地方十分留恋;不忍离去。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苏知县罗衫再合》:“次早,老婆婆起身,又留吃了早饭,临去时依依不舍,在破箱子内取出一件不曾开折的罗衫出来相赠。”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郁郁寡欢

    yù yù guǎ huān

    成语意思郁郁:忧郁;发愁的样子;寡:少。心里发愁;少言少语;闷闷不乐。

    成语出处战国 楚 屈原《九章》:“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怨天尤人

    yuàn tiān yóu rén

    成语意思怨恨天命;责怪别人(怨:怨恨;天:这里指命运;尤:责怪;归罪)。形容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一味归咎客观;埋怨别人。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一窍不通

    yī qiào bù tōng

    成语意思窍:洞;这里指心窍。一窍都不是贯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闭塞、愚钝。

    成语出处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过理》:“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孔子闻之曰:‘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高诱注:“纣性不仁,心不通,安于为恶,杀比干,故孔子言其一窍通则比干不见杀也。”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一诺千金

    yī nuò qiān jīn

    成语意思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一鸣惊人

    yī míng jīng rén

    成语意思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三五成群

    sān wǔ chéng qún

    成语意思三个一伙;五个一群;指几个人在一起。

    成语出处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三五成群,高谈嬉笑。”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喜气洋洋

    xǐ qì yáng yáng

    成语意思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非常高兴。

    成语出处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气洋洋者矣。”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褒义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锣鼓喧天

    luó gǔ xuān tiān

    成语意思喧:声音大。锣鼓的声音震天响。用敲锣打鼓来表示喜庆的意思。

    成语出处元 尚仲贤《单鞭夺槊》第四折:“早来到北邙前面,猛听的锣鼓喧天,那军不到三千,拥出个将一员,雄纠纠威风武艺显。”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目光炯炯

    mù guāng jiǒng jiǒng

    成语意思炯炯:明亮的样子。眼睛明亮有神。

    成语出处晋 潘岳《寡妇赋》:“目炯炯而不寝。”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褒义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