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使纷乱的社会得到整治,危急的局势得以安定
成语出处宋·苏轼《东坡集·司马温公行状》:“其余非天下所以治乱安危者,皆不载。”
成语意思中馈:指妇女在家主持饮食之事,引申为妻室。指思念有个主持家务的妻子
成语出处《周易·家人》:“无攸遂,在中馈。”
成语意思敌:抵挡,抵抗。只能用智谋取胜,不能以实力相拼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21卷:“钱镠与二钟商议道:‘我兵少,贼兵多,只可智取,不可力敌,宜出奇兵应之。’”
成语意思凿空:凭空;指鹿:指鹿为马。指凭空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耶?指鹿为马。’”
成语意思指贫贱时共患难的妻子,今也用来谦称自己的妻子。(1)用以指称与共患难的妻子。(2)用以谦称自己的妻子。糟糠,酒渣及穀皮,指粗劣的食物。糟:酒渣。糠:谷皮。贫穷时,与自己共尝糟糠的妻子。
成语出处《后汉书 宋弘传》:“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成语意思秦始皇曾下令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后指主人赶走不受欢迎的客人为下逐客令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秦王乃除逐客之令。”
成语意思属纩:将新棉花放在濒临死亡之人的鼻孔前,以验证他是否断气。指人疾病临危,弥留之时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丧大记》:“疾病……男女改服,属纩以俟绝气。”
成语意思钟馗:传说中打鬼的神。钟馗抓住小鬼。比喻清除坏人
成语出处宋·王莹《群书类编故事·梦钟馗》:“钟馗捉鬼。”
成语意思糟糠: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食物。指共过患难的妻子
成语出处元·高则诚《琵琶记·一门旌奖》:“允备贞洁韦柔之德,糟糠之妇,今始见之。”
成语意思比喻各学派间的辩论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秋水》:“公孙龙问于魏牟曰:‘龙少学先王之道,长而明仁义之行,合同异,杂坚白,然不然,可不可,因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吾自以为至达已。’”
成语意思吴国的季礼在鲁国看周代的乐舞,对于各诸侯国的乐曲都有评论,但从刽国以下他就没有再表示意见。比喻从某某以下就不值得评论。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自郐以下无讥焉。”
成语意思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看法或意见一致。
成语出处宋 欧阳修《濮议》卷四:“众口一辞,纷然不止。”
成语意思指没有妻子。
成语出处《周易·家人》:“无攸遂,在中馈。”
成语意思很多人都说同样的话。
成语出处唐 令狐楚《谢赐冬衣状》:“自臣而下,万口一声。”
成语意思嚣:喧嚷,吵嚷。大家都吵吵嚷嚷地说着
成语出处唐·韩愈《子产不毁乡校烦》:“游于乡之校,众口嚣嚣。”
成语意思卓荦:超绝。伦:类。才能突出,超出一般人。
成语出处《文选·孔融·荐弥衡表》:“叔质贞亮,英才卓跞。”《三国志·蜀书·秦宓传》:“夫欲救危抚乱,脩己以安人,则宜卓荦超伦,与时殊趣,震惊邻国,骇动四方,上当天心,下合人意。”
成语意思朱:红色;翠:绿色。形容楼阁漆红饰绿,建筑豪华富丽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三折:“他亲的是朱楼翠阁风流子,他敬的是白马红缨衫色新。”
成语意思浊醪:浊酒。指简单粗糙的饮食
成语出处唐·杜甫《清明二首》诗:“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成语意思倚:偏。保持中立,不偏不倚。
成语出处《礼记·中庸》:“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
成语意思发出的命令不统一。形容军务或政务混乱。
成语出处《左传 昭公二十三年》:“帅贱多宠,政令不壹。”《三国志 魏志 武帝纪 》:“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