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成语词典

古代成语大全

古代成语大全

  • 折节下贤人

    zhé jié xià xián rén

    成语意思折节:屈己下人;下:屈己尊人。屈己下人,尊重有见识有能力的人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折节向学

    zhé jié xiàng xué

    成语意思折节:改变过去的志向、作风。形容努力刻苦,奋发学习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段颎传》:“颎少便习弓马,尚游侠,轻财贿,长乃折节好古学。”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朝兢夕惕

    zhāo jīng xī tì

    成语意思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不敢疏忽懈怠

    成语出处宋·朱熹《戊申封事》:“尚当朝兢夕惕,居安虑危,而不可以少怠。”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昼警夕惕

    zhòu jǐng xī tì

    成语意思日夜警惕戒慎。

    成语出处宋·沈括《延州谢到任表》:“敢不尽虑力行,求神圣责任之实;昼警夕惕,思天地亭育之恩。”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针芥相投

    zhēn jiè xiāng tóu

    成语意思《三国志·吴志·虞翻传》“虞翻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也”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虎魄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针。”磁石引针,琥珀拾芥,因以“针芥相投”谓相投契。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志·虞翻传》“虞翻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也”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虎魄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针。”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重金袭汤

    zhòng jīn xí tāng

    成语意思谓几重金城汤池,防守非常坚固。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评项羽诛韩生》:“疏斥忠良,猜忌有功,使臣下皆无亲附之意,推此道理行之,虽重金袭汤,不能以一日守也。”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折节下士

    zhé jié xià shì

    成语意思折节:屈己下人。屈己下人,尊重有见识有能力的人。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袁绍传》:“绍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太祖少与交焉。”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章句小儒

    zhāng jù xiāo rú

    成语意思指不能通达大义而拘泥于辨析章句的儒生。

    成语出处《汉书 夏侯胜传》:“建所谓章句小儒,破碎大道。”

    成语标签:贬义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捉将挟人

    zhuō jiàng xié rén

    成语意思挟:挟制。在战斗中能够制服敌人,活捉其将领

    成语出处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四折:“枉了他父子每舍死忘生,苦征恶战,扯鼓夺旗,捉将挟人。”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政简刑清

    zhèng jiǎn xíng qīng

    成语意思指官吏的政绩显著;社会安定;人民乐业。政简:施行轻微的赋役或减免繁文缛节的政治措施。刑清:很少施用刑罚。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齐太公世家》:“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褒义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折节下谋士

    zhé jié xià móu shì

    成语意思折节:屈己下人;下:屈己尊人。屈己下人,尊重有见识有能力的人

    成语出处唐·储光羲《贻鼓吹李丞》:“折节下谋士,深心论客卿。”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志坚行苦

    zhì jiān xíng kǔ

    成语意思行:行为。指意志坚定,行为刻苦。

    成语出处唐·李公佐《谢小娥传》:“娥志坚行苦,霜舂雨薪,不倦筋力,十三年四月,始受具戒于泗州开元寺,竟以小娥为法号,不忘本也。”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只鸡絮酒

    zhī jī xù jiǔ

    成语意思指悼念故人,祭品菲薄。

    成语出处《后汉书·徐徲传》:“徲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及琼卒归葬,徲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炙鸡絮酒

    zhì jī xù jiǔ

    成语意思用一只鸡和棉絮渍酒祭奠。指悼念故人,祭品虽薄而情意很深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徐稚传》:“稚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及琼卒归葬,稚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自觉形秽

    zì jué xíng huì

    成语意思本指羞愧自己的容貌举止不如别人。后也泛指与人相比,自愧不如。

    成语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骠骑王武子,是卫玠之舅,俊爽有风姿。见玠辄叹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铸甲销戈

    zhù jiǎ xiāo gē

    成语意思销熔铁甲兵器。借指结束战争,实现和平。

    成语出处明·刘基《丙申岁十月还乡作》诗之七:“修文偃武君王意,铸甲销戈会有期。”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尊酒相逢

    zūn jiǔ xiāng féng

    成语意思尊:古代盛酒的器皿。相逢时饮一杯酒以相敬

    成语出处唐·韩愈《赠张籍》诗:“尊酒相逢十载前,君为壮夫我少年;尊酒相逢十载后,我为壮夫君白首。”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责己以周,待人以约

    zé jǐ yǐ zhōu,dài rén yǐ yuē

    成语意思周:周到,引申为严格;约:简单,引申为不苛求。要求自己严格,对待别人要宽厚

    成语出处唐·韩愈《原毁》:“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复句式成语古代成语
  • 执箕帚

    zhí jī zhǒu

    成语意思执:拿,持;箕帚:簸箕和扫帚。指充当臣仆或妻子。借称妻子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国语·吴语》:“一介嫡女,执箕帚以咳姓于王宫。”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动宾式成语古代成语
  • 知奸亦有大罗

    zhī jiān yì yǒu dà luó

    成语意思罗:捕鸟等的网。指欲治奸邪必须布下大网。比喻治理国家要靠众人的力量

    成语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难三》:“宋人语曰:‘一雀过,羿必得之,则羿诬矣,以天下为之罗,则雀不失矣?夫知奸亦有大罗,不失其一而已矣。’”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