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成语词典

贬义成语大全

贬义成语大全

  • 逆来顺受

    nì lái shùn shòu

    成语意思逆:不顺;顺:顺从;受:忍受。碰上十分恶劣的境遇而顺从地忍受;不作反抗。

    成语出处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12出:“逆来顺受,须有通时。”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两面三刀

    liǎng miàn sān dāo

    成语意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用两面派手法。比喻居心不良。

    成语出处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我是这郑州城里第一个贤慧的,倒说我两面三刀,我搬调你甚的来。”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家徒四壁

    jiā tú sì bì

    成语意思徒:只;壁:墙壁。家里只有四周的墙壁。形容穷得一无所有。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司马相如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居心叵测

    jū xīn pǒ cè

    成语意思叵:不可;测:推测;料想;居心:存心;指怀着某种念头。存心险恶;估摸不透。

    成语出处清 林则徐《使粤奏稿》:“且其居心叵测,反覆靡常。”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主谓式成语近代成语
  • 步履蹒跚

    bù lǚ pán shān

    成语意思蹒跚: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形容走路腿脚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样了。

    成语出处宋 龚熙正《释常谈 步履蹒跚》:“患脚谓之步履蹒跚。”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yī yè zhàng mù,bù jiàn tài shān

    成语意思蔽:遮。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成语出处《鹗冠子 天则》:“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

    成语标签:贬义成语复句式成语古代成语
  • 一丘之貉

    yī qiū zhī hé

    成语意思丘:土山。貉:一种像狐狸的野兽。一个土山里的貉。比喻彼此同类;没有什么差别。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杨恽传》:“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下里巴人

    xià lǐ bā rén

    成语意思下里:乡里;巴人:巴蜀的人民。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成语出处战国 楚 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过河拆桥

    guò hé chāi qiáo

    成语意思自己过了河;就把桥拆掉。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借以成功的人或事物一脚踢开。

    成语出处元 康进之《李逵负棘》:“你休得顺水推船,偏不许我过河拆桥。”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连动式成语古代成语
  • 鬼迷心窍

    guǐ mí xīn qiào

    成语意思窍:孔穴。古人认为心有好几窍;窍不通;人就糊涂。鬼迷住了心窍。比喻受错误认识支配而糊涂。

    成语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61回:“一时鬼迷心窍,后悔不及。”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主谓式成语近代成语
  • 置若罔闻

    zhì ruò wǎng wén

    成语意思置:放;若:好像;罔:没有;闻:听见。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形容听见了而不加理睬。

    成语出处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当中书言时,沈宜厉声力折,只因心中恼他,置若罔闻。”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镜花水月

    jìng huā shuǐ yuè

    成语意思镜子里的花;水中的月亮。比喻虚幻的景象。也用于比喻诗中不能从字面来理解的所谓空灵的意境。

    成语出处唐 裴休《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方袍大达法师元秘塔碑铭》:“峥嵘栋梁,一旦而摧。水月镜像,无心去来。”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空中楼阁

    kōng zhōng lóu gé

    成语意思建造在半空中的楼阁。个别时候比喻崇高的人格;旷达的胸襟。一般比喻虚构的事物。现多用来比喻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及空想。

    成语出处唐 宋之问《游法华寺》诗:“空中结楼殿,意表出云霞。”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不三不四

    bù sān bù sì

    成语意思不像这也不像那。即不像样子;不伦不类。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

    成语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五卷:“可见元宵之夜,趁着喧闹丛中干那不三不四勾当的,不一而足。”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颐指气使

    yí zhǐ qì shǐ

    成语意思颐:腮帮子;指:指挥;气:神气;使:指使。用腮帮子来指挥人;用神气来支使人。

    成语出处唐 元稹《追封李逊母崔氏博陵郡太君制》:“今逊等有地千里,有禄万钟,颐指气使,无不随顺,所不足者,其唯风树寒泉之思乎!”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锱铢必较

    zī zhū bì jiào

    成语意思一分一厘也一定要计较(锱:四分之一两;铢:二十四分之一两;二者是古代极小的计量单位)。

    成语出处《荀子 富国》:“割国之锱铢以赂之,则割定而欲无厌。”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夜郎自大

    yè láng zì dà

    成语意思夜郎:汉代我国西南方的一个地方政权;自大:自以为很大。比喻孤陋寡闻;妄自尊大。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无法无天

    wú fǎ wú tiān

    成语意思法:法纪;天:天理。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多形容违法乱纪;不受管束。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珍大奶奶是个老实头,个个人都叫他养得无法无天的。”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联合式成语近代成语
  • 闭门造车

    bì mén zào chē

    成语意思原意指只要按照同一规格;关起门来造成的车子;用起来也能合辙。现用以比喻不进行调查研究;只凭主观想象办事;不符合客观实际。

    成语出处宋 朱熹《或问》第五卷:“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连动式成语古代成语
  • 螳臂当车

    táng bì dāng chē

    成语意思螳螂奋举前腿来挡住车子前进;不知道它的力量根本不胜任。比喻自不量力地去做办不到的事;必然失败。

    成语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