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崇:崇拜;推崇;媚:谄媚。崇拜外国的一切事物;向外国人献媚。
成语出处茅盾《向鲁迅学习》:“那时清王朝以及当权的洋务派崇洋媚外,出卖国家主权。”
成语意思食:吃;吞:整个儿咽下去。像蚕啃桑叶一样一点一点来;或像鲸鱼吃食一样大口大口吞。比喻强国用逐步侵占或一举吞并的方式侵略弱国领土。
成语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六》:“汝先遗二孤侄,汝蚕食鲸吞,几无余沥。”
成语意思早上发的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无所适从。
成语出处唐 元稹《授马总检校刑部尚书天平军节度使制》:“有迎新送故之困,朝令夕改之烦,自非有为而为。”
成语意思噎:食物堵塞在咽喉;废:停止;食:吃。因吃东西卡过喉咙;从此就停止吃东西。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就停止不干。
成语出处汉 刘向《说苑》:“一噎之故,绝谷不食。”
成语意思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形容人的虚伪、诡诈。
成语出处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2回:“我是这们个直性子,希罕就说希罕,不是这们心口不一的。”
成语意思磨完东西后;把拉磨的驴卸下来杀掉。比喻把曾经为自己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成语出处刘绍棠《狼烟》:“只怕归队以后,打下萍水县城,他就得卸磨杀驴。”
成语意思弩:古代用机械发箭的弓;末:指箭射出后的最末一段射程时;失去了攻击力。用强劲的弓射出的箭;射程已到尽头。比喻原本强大;可现在已衰竭无力了。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韩安国传》:“强弩之末,矢不能穿鲁缟。”
成语意思白日做梦。比喻不切实际的、不可能实现的幻想
成语出处朱自清《论百读不厌》:“他们没有多少自由,却有做白日梦的自由。”
成语意思失措:举止失去常态。惊慌惶恐;举止失去常态。
成语出处唐 李百药《北齐书 元晖业传》:“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成语意思指突然发了财得了势的人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城里的大官大府,翰林、尚书,咱伺候过多少,没瞧过他这囚攘的暴发户,在咱面上混充老爷!”
成语意思形容天气恶劣;比喻处境悲惨凄凉。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四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成语意思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以劣代优。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7回:“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自己也不过潇湘馆来。”
成语意思倾:倒出;巢:巢穴。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
成语出处罗广斌《红岩》第六章:“哪怕是一点最小的风吹草动,触及了蛛丝牵动了蛛网,便会立刻引起这座巨大巢穴里的蜘蛛们的倾巢出动。”
成语意思说话带刺,待人冷酷。
成语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6回:“舜英姐姐安心要尖酸刻薄,我也不来分辨,随他说去。”
成语意思豺、狼:两种凶残的野兽;当:正当;当道:横在路中间挡路。豺狼两种凶残的野兽横在道路中间。比喻残暴的人掌权得势或违法横行;也作“虎狼当路”。
成语出处汉 荀悦《汉纪 平帝纪》:“豺狼当道,安问狐狸!”
成语意思烟和火熏烤,比喻酷热或干燥
成语出处孙犁《乡里旧闻》:“这架老织布机,我幼年还见过,烟熏火燎,通身变成黑色的了。”
成语意思暗地里策划做坏事的计谋。
成语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大家如能个个像我,坦白地公开了自己的坏处,政治上用不着阴谋诡计。”
成语意思巫:旧时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原意是小巫见到大巫,法术无可施展。后比喻相形之下,一个远远比不上另一个。
成语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小巫见大巫,拔茅而弃。”
成语意思非:是非。无缘无故找岔子;存心制造麻烦。
成语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8回:“有不安本分的强盗,有无事生非的强盗。”
成语意思穷途:绝路。末路:路尽头。形容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
成语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你如今是穷途末路,举目无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