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耐心恳切地教诲、诱导。
成语出处宋·刘挚《乞重修太学条制疏》:“昔之设学校,教养之法,师生问对,愤悱开发,相与曲折反复,谆谆善诱。 ”
成语意思山岳:大山。责任之重如大山。形容责任重大
成语出处南朝·梁·任后《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臣知不惬,物谁谓宜,但命轻鸿毛,责重山岳。”
成语意思同“踵趾相接”。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答列卿毛介川书》:“今之士大夫,冠缨相摩,踵足相接,一时号为交游者,盖不少矣。”
成语意思谓脚迹相连。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
成语出处杨天石《黄遵宪》:“黄遵宪盛赞他们‘前仆后起,踵趾相接,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成语意思犹志得意满。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二回:“恒公虽然是个英主,却不道剑老无芒,人老无刚,他做了多年的侯伯,志足意满。”
成语意思见“重足一迹”。
成语出处《汉书·佞幸传·石显》:“自是公聊以下畏显,重足一迹。”颜师古注:“言极恐惧,不敢自宽纵。”
成语意思指早晨上书帝王,晚上就被召见。形容被朝廷任用之速。
成语出处见“朝奏暮召”。
成语意思逍遥:放任不羁,悠然自得的样子。形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成语出处金·王丹桂《武陵春·寄乐亭刘嗣昌》词:“自在逍遥随分过,兀兀养天真。”
成语意思至:极。极其尊贵。
成语出处汉·荀悦《前汉纪·宣帝纪三》:“出门则乘骈辎,下堂则从傅母,进退则鸣佩玉,内饰则结纫绸缪。此则至尊至贵所以自敛,制不自恣纵之义也。”
成语意思自以为美好而自我炫耀。
成语出处宋·陆游《南唐书·钟谟传》:“天资皆浮躁,沾沾自衒。”
成语意思自己做了蠢事坏事,自己受累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8卷:“任珪道:‘不必缚我,我自做自当,并不连累你们。’”
成语意思置:放。锥:锥子。插锥子的地方。形容极小的地方。亦作“立锥之地”。
成语出处《庄子·盗跖》:“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
成语意思赃:赃物;奸:通奸。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
成语出处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村长!捉贼要赃,捉奸要双,当了妇救会长就不说理了。”
成语意思《宋史·李邴传》:“(敌)然后由登莱泛海窥吴越,以出吾左,由武昌渡江窥江池,以出吾右,一处不支则大事去矣。原预讲左支右吾之策。”原谓左右抵拒,引申谓多方面穷于应付。
成语出处《宋史·李邴传》:“(敌)然后由登莱泛海窥吴越,以出吾左,由武昌渡江窥江池,以出吾右,一处不支则大事去矣。原预讲左支右吾之策。”
成语意思振作精神,有所作为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6回:“此时制台正想振作有为。”
成语意思见“咂嘴弄舌”。
成语出处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二:“菜上来了,老头儿咂嘴咂舌地夸奖这菜的滋味。”
成语意思孽:罪恶,灾祸。指自己招来的罪孽或灾祸是逃不脱的
成语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44章:“与卖国者言救国,与毁法者言护法……尽王揖唐等自作之草,如何与彼谈判!”
成语意思犹言沾沾自喜。
成语出处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九:“但文采正在沾沾自满于对江世荣的胜利的时候,他并不懂得这只是激动了群众的情绪,这还不能说,群众已完全觉悟,形成了一个运动。”
成语意思见“真知灼见”。
成语出处郭沫若《盲肠炎·向自由王国飞跃》:“我的旧信稿,不敢说是甚么真知卓见,不过在此提供出来,聊以供朋友们的讨论罢了。”
成语意思比喻处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实为根据
成语出处宋·胡太初《昼帘绪论·治狱》:“谚曰:‘捉贼捉赃,捉奸捉双。’此虽俚言,极为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