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早晨被誉为伯夷,晚上被贬作盗跖。形容时论毁誉多变。
成语出处明 沈德符《野获编 工部 邵上葵工部》:“邵之两年昌言,其是非未可定,然一人之身,朝夷暮跖,亦可以观世变矣。”
成语意思埋葬女子的婉辞
成语出处《法书苑》:“《玉溪编事》:王蜀时秦州节度使王承俭筑城,获瓦棺,中有石刻曰:‘隋开皇二年渭州刺史张祟妻王氏。’铭有云‘深深葬玉,郁郁埋香。’之语。”
成语意思朝:白天;益:增加;暮:晚上。白天学习新知识,晚上就温习。形容学习用功
成语出处春秋·齐·管仲《管仲·弟子职》:“朝益暮习。”
成语意思见“造谣生事”。
成语出处黄南丁氏《杨乃武与小白菜》第八回:“而且如今你的年纪,已是二十多了,住在这里,若再不同小大圆房,外间造谣生非的人多……说不定同我有了一手,岂不是你我二人的名誉,又将扫地。”
成语意思置:安放;死地:无处可走的地方。把对方置于灭亡的境地。比喻彻底击败对方
成语出处春秋·齐·孙武《孙子·九地篇》:“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
成语意思跟着别人的影子走,随着水流飘移。形容无主见。
成语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内监·冯保之败》:“思为报复仇,且结张诚欢,故出全力攻之,言官不过逐影随波而已。”
成语意思指担负重任而行于远方。常比喻人的才干卓越,可任大事。亦作“任重致远”。
成语出处《墨子 亲士》:“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
成语意思比喻遇事敷衍,得过且过地混日子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6回:“行者方丢了钟杵,笑道:‘你那里晓得!我这是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的。”
成语意思谓看重义行而轻视生命。
成语出处《晋书·忠义传赞》:“重义轻生,亡躯殉节。劲松方操,严霜比烈。”
成语意思见“衒玉自售”。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1卷:“今日慕小妹之才,虽然衒玉求售,又怕损了自己名誉,不肯随行逐队,寻消问息。”
成语意思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指着一说成是十。形容存心夸大事实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30回:“如今把他的锁扭开,明日未必不指一说十,讲那‘走了鱼儿是大的’话。”
成语意思捏造虚言以挑起事端。
成语出处《孟子·万章上》:“好事者为之也。”宋·朱熹集注:“好事,谓喜造言生事之人也。”清·张南庄《何典》第二回:“只消说他造言生事,顶名告他一状,不怕不拿大锭大帛出来买静求安。”
成语意思谓责任有所归属。
成语出处明·王守仁《行江西布按二司看守宁府库藏》:“二司掌印官并该道分巡官,不时巡视闸点,毋得视常虚应故事,傥致疏失,责有所归。”
成语意思直率地说话,无所隐讳。
成语出处语出《晏子春秋·外篇上二二》:“晏子相景公,其论人也,见贤而进士,不同君所欲;见不善而废之,不辟君所爱;行已而无私,直言而无讳。”
成语意思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后以“醉玉颓山”形容男子风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风采。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宋·秦观《满庭芳》词:“相如,方病酒,一觞一咏,宾有群贤。便扶起灯前,醉玉颓山。
成语意思振衣:提起衣服。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
成语出处北周·王褒《京师突厥寺碑》:“索隐穷源,振衣提领。”
成语意思终:竟,尽;天年:指自然的寿数。过完应有的寿数,指寿长而善终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犹言慎终追远。
成语出处《陈书·南康愍王昙郎传》:“夫追远慎终,抑闻前诰。”
成语意思犹志得意满。
成语出处《晋书·袁甫传》:“寿阳以西皆是中国,新平强吴,美宝皆入,志盈心满,用长欢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