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公正不偏,处事公道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王闰香夜月四春园》:“我平日所行正直公平,所断之事并无冤枉。”
成语意思赃:赃物;奸:通奸。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
成语出处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三折:“常言道:‘捉贼见赃,捉奸见双。’燕大,你既要拿奸,如今还我奸夫来便罢,若没奸夫……,我与你要见一个明白!”
成语意思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害怕或惊愕
成语出处茹志鹃《里程》:“三娘这阵连珠炮,说得老刘张嘴结舌,不知怎么辩白是好……”
成语意思犹张口结舌。
成语出处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一回:“重庆道一见了他,也不暇多叙寒暄,便把领事的一番话述了出来。某观察听了,不觉张嘴挢舌。”
成语意思既然现在后悔,当初为什么要那样做?
成语出处巴金《秋》尾声:“谈话中也常提到四妹,真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成语意思犹言矫揉造作。
成语出处郭沫若《女神·春蚕》:“蚕儿呀,你的诗可还是出于有心?无意?造作矫揉?自然流泻?”
成语意思挥:摆手。手一招就来,手一挥就去。形容非常听从指挥。指用人时非常随意
成语出处宋·苏轼《王仲仪真赞序》:“至于缓急之际,决大策,安大众,呼之则来,挥之则散者,唯世臣巨室为能。”
成语意思①严肃而认真。②犹言堂堂正正。
成语出处清·李渔《怜香伴·狂喜》:“哄我正正经经听了半日,只说当真,原来又是说笑。”
成语意思①比喻收益迅速。②比喻时间短促。
成语出处《汉书 郊祀志下》:“言世有仙人……览观县圃,浮游蓬莱,耕耘五德,朝种暮获。”
成语意思指自己创立派别或结成宗派。同“自立门户”。
成语出处《旧唐书 韦云起传》:“今朝廷之内,多山东人,而自作门户,更相剡荐,附下罔上,共为朋党。”
成语意思犹指桑骂槐。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十一回:“百般指猪骂狗,欺侮俺娘儿们。”
成语意思佛寺晨撞钟,暮击鼓以报时。
成语出处唐 李咸用《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成语意思谓很多的纸张。
成语出处《隋书·礼仪志四》:“苟别君臣同异之礼,恐重纸累札,书不尽也。”
成语意思见“战战栗栗”。
成语出处《韩非子·初见秦》:“战战栗栗,日慎一日。”
成语意思招揽灾祸。
成语出处元本高明《琵琶记·牛小姐谏父》:“你直待要打破了砂锅,是你招灾揽祸。”
成语意思见“贼臣乱子”。
成语出处唐·魏徵寿《隋书·许善心传》:“国恶虽讳,君举必书,故贼子乱臣,天下大惧,元龟明镜,昭然可察。”
成语意思凿凿:确实。指确实无误,可以作为依据。亦作“凿凿有据”。
成语出处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龚起潜为余谈之甚晰,皆凿凿可据。”
成语意思只:一个。指零星的文字和言语
成语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怨怒》:“只字片言曾蒙激赏。”
成语意思见“咂嘴弄舌”。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回:“[王举人]眼看见那小学生的仿纸上的名字是荀玫,不觉就吃了一惊;一会儿咂嘴弄唇的,脸上做出许多怪物像。”
成语意思指早晨上书帝王,晚上就被召见。形容被朝廷任用之速。
成语出处语出《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扞主父偃呴资用乏,留久,诸公宾客多厌之,乃上书阙下。朝奏,暮召入见。所言九事,其八事为律令,一事谏伐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