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缀文:连缀辞句成为文章。称著述者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自孔子后,缀文之士众矣。”
成语意思中心:内心,心中。深深地记在心里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服桑》:“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成语意思钻入心里,侵入骨中。形容刺激极深。
成语出处清·李渔《比目鱼》第六回:“一到登场的时节,他把我认做真妻子,我把他认做真丈夫。没有一句话儿,不说得钻心刺骨。”
成语意思残:伤害。自己人互相杀害。
成语出处《晋书 石季龙载记下》:“季龙十三子,五人为冉闵所杀,八人自相残杀。”
成语意思指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成语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成语意思朝:早晨。早晚都不懈怠。形容勤奋努力,孜孜不倦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三年》:“寡人愿事君,朝夕不倦。”
成语意思指掩盖感到羞耻和丑陋的东西
成语出处钱钟书《围城》:“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
成语意思形容低声下气,甘居人下
成语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一方面是芙蓉柔顺,甘于做小服低。”
成语意思形容低声下气,巴结奉承。
成语出处元 白朴《墙头马上》第四折:“他那里做小伏低劝芳醑,将一杯满饮醉模糊。”
成语意思同“椎胸顿足”。
成语出处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第四节:“每一循省未尝不椎心顿足,仰天长恸也。”
成语意思形容人悲痛、悔恨等时的情状。
成语出处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第二节:“无以少异于平时,乃椎胸顿足,痛恨于我国民之心既已死尽也。”
成语意思宰相:丞相。指人肚量宽大,有涵养
成语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5章:“常言道:‘将军额上跑下马,宰相肚里行舟船。’你这样气量窄,将来如何独当一面,肩挑五岳,胸罗百川,统帅百万大军!”
成语意思宰相:丞相。指人肚量宽大,有涵养
成语出处陈荫荣《兴唐传·闹花灯》第12回:“常言道:‘大人不见小人怪,宰相肚里能行船。’”
成语意思自己人互相踩。形容军队溃败时各自仓皇逃命的狼狈情况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0回:“军士自相践踏,死者无数。”
成语意思自己人互相惊动扰乱,造成不安。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七年》:“郑人相惊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则皆走,不知所往。”
成语意思归:归附,趋向。众人所期望和敬仰的。形容在群众中威望很高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一卷:“随世宗征伐,屡建大功,众心归附。”
成语意思朝:早晨。从早到晚都在一起。形容关系密切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招:招引;纳:接纳;附:归附。指招引接纳敌方投降、叛变的人扩充势力
成语出处《元史·来阿八赤传》:“今出兵分定其地,招降纳附,勿纵士卒侵掠。”
成语意思珍贵的食物。珍重而鲜美的食物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9回:“席上珍羞百味,笙歌两行,自不必说。”
成语意思谓能力低下而谋划很大。
成语出处《晋书·庾亮传论》:“智小谋大,昧经邦之远图;才高识寡,阙安国之长算。”《周书·李弼传》:“宇文夏州才略冠世,德义可宗。侯英陈公智小谋大,岂能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