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纵:发,放。派出军队追击敌人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
成语意思资斧:旅费、盘缠。指自己准备旅费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3回:“因为上头提倡游学,所以他自告奋勇,情愿自备资斧,叫儿子出洋。”
成语意思比喻志向不合或表象不同。
成语出处《楚辞 东方朔〈七谏 初放〉》:“孰知其不合兮,若竹柏之异心。”王逸注:“竹心空,屈原自喻志通达也;柏心实,以喻君暗塞也。言己性达道德,而君闭塞,其志不合,若竹柏之异心也。”
成语意思尊:地位或辈分高,与“卑”相对。指尊卑之间有严格的顺序
成语出处《旧唐书·礼仪志一》:“制礼定名,合从事实,使名实相副,则尊卑有伦。”
成语意思把自己比作尚未冶炼的黄金。比喻未成熟,急需锻炼
成语出处《新唐书·魏徽传》:“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匠而加砺焉,卿虽疾未及衰,庸得便尔。”
成语意思言:说。凡有知道的,就毫无保留地讲出来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忠:忠诚;渝:改变。忠诚坚定,永不改变
成语出处《第二次握手》:“她是你的同事,你的同志,你在今后革命征途上和科学事业上忠诚不渝的伴侣和战友!”
成语意思谓假装痴呆。
成语出处明·天然痴叟《石点头·卢梦仙江上寻妻》:“方明白前日卖酒歌诗,诈痴不颠的老儿,正是他所差之人。”
成语意思见“足食足兵”。
成语出处宋·胡錡《耕禄稿·代田万顷到任谢表》:“秉戈执耒,宜为足兵足食之思;牧马饭牛,盍讲且战且耕之政。”
成语意思任意乱冲乱撞,毫无顾忌
成语出处明·李贽《续焚书·与友人论文》:“凡作文皆从外面攻进里去,我为文章只就里面攻打出来,直冲横撞,就他城池,食他粮草,搅得他粉碎,故不费一毫气力而自然有余也。”
成语意思至:最。最忠诚,最高尚的节操。形容人品高尚。
成语出处《魏书·儒林传·徐遵明传》:“至诚高节,堙没无闻,朝野人士,相与嗟悼。”
成语意思形容女子貌美。亦指美女。
成语出处元·高明《琵琶记·牛氏归奴》:“绣屏前品竹弹丝,摆列的是朱唇粉面。”
成语意思犹叠床架屋。喻重复。
成语出处梁启超《中国之旧史》:“其《通志 二十略》,以论断为主,以记述为辅,实为中国史界放一光明也。惜其为太史公范围所困,以纪传十之七、八,填塞全书,支床叠屋,为大体玷。”
成语意思众多的河流都奔赴大海。比喻众多的力量汇集在一起。
成语出处《隋书·音乐志中》:“天覆地载,成以四时。惟皇是则,比大于兹。群星拱极,众川赴海。万宇骏奔,一朝咸在。”
成语意思错:错刀,古代币名。指造成严重的错误
成语出处茅盾《一张不正确的照片》:“而笔者之所以铸此大错,实因他不懂得一九三二年文坛现象之历史性。”
成语意思照:查考,察看。写下字据保存进来,以作凭证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2回:“执凭公文,在此存照。”
成语意思忠实的大臣和优秀的将帅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6回:“袭人道:‘忠臣良将,出于不得已他才死。’”
成语意思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形容志行诚笃的人
成语出处明·徐霖《绣襦记·姨鸨夸机》:“他是个志诚君子,与别人不同,怎么开口起发他的?”
成语意思计较细小出入;争竞谁上谁下。
成语出处宋·黄庭坚《书寄祝有道》:“人家兄弟无不义者,盖因娶妇入门,异姓相聚,争长竞短,渐渍日闻,以至背戾,分门割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