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旦:天亮。坐着等天亮。比喻心情迫切。
成语出处《尚书 太甲上》:“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孟子 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成语意思坐着等死。比喻遭遇危难而不采取积极的坐着等死措施。
成语出处语出三国 蜀 诸葛亮《后出师表》:“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成语意思见“骤雨暴风”。
成语出处柳青《铜墙铁壁》第八章:“众人都担心这时正是下雷雨的节令,猛不防来一阵骤风暴雨,人们藏在地洞里难免遭水淹。”
成语意思谓不遇合时机。
成语出处明·冯惟敏《不伏老》第三折:“说则说老手能修五凤楼,怕则怕遭逢不偶。”
成语意思自恃高明,不同寻常。
成语出处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四:“曾子固曰:‘王平甫熙宁癸丑岁直宿崇文院……梦觉时禁中已鸣钟,平甫颇自负不凡,为诗记之。’”
成语意思阿:迎合。执行法律公正无私,不屈从权势。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指做了很大的坏事,犯了很大的罪。
成语出处宋 欧阳修《与十四弟书》:“某罪逆深重,不自死灭。”
成语意思见“抓耳挠腮”。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五回:“多九公道:‘那送礼人说:国舅因今日王妃进宫,送这礼物,预备王妃赏赐宫人。岂非送给林兄么?’唐敖听了,只急的抓耳搔腮。”
成语意思池中物:比喻蛰处一隅、脚无大志的人。比喻总有出头的一天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成语意思追寻如风、影那样虚空的东西
成语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伍子登科记·祭头巾》:“祭遇者拾芥拈芹,似我时追风捕影。”
成语意思中风:像中了邪一样;狂走:发狂般奔跑。形容举止失常,放纵癫狂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朱浮传》:“而伯通中风狂走,自捐盛时。”
成语意思谓谈论时以手指比画。
成语出处明·宋濂《王府君墓志铭》:“或共其议论,辄掀眉吐气,指方画圆,滚滚数千言不休。”
成语意思比喻卖弄风流,挑逗、勾引异性。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一回:“左右街坊,有几个奸诈浮浪子弟,晙见了武大这个老婆,打扮油样,沾风惹草,被这干人在街上,撒谜语,往来嘲戏。”
成语意思犹招蜂引蝶。
成语出处《花城》1981年第3期:“她漂亮,美……在那穷乡僻壤之中,又焉能不招蜂惹蝶?”
成语意思自负:自恃,自许。自恃而又自信自己的才能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成语意思指早晨出发晚上就到达。形容路程很近或交通方便。
成语出处语出《后汉书 乌桓传》:“居止近塞,朝发穹庐,暮至城郭,五郡民庶,家受其辜。”
成语意思朝:早晨;暮:傍晚。形容天气的变化和景色的优美
成语出处唐·王勃《滕王阁》诗:“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成语意思犹言高风亮节。
成语出处南朝宋傅亮《故安成太守傅府君铭》:“高明远德,系轨于时;贞风亮节,流声累叶。”
成语意思执行法令非常坚定,毫不动摇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孩子尚未出生,在母腹中即由双方家长订立婚约
成语出处《魏书·王宝兴传》:“汝等将来所生,皆我之自出,可指腹为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