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紫电、清霜:都是古宝剑名,紫电是吴大帝的六把宝剑之一。形容武器锋利精良
成语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
成语意思指按照礼单的数目全部接受
成语出处清·惜阴堂主人《二度梅》第六回:“俗语说得好:‘人情不在厚薄’,看老夫的情面,不要与他较量,照单全收了罢。”
成语意思谓长途转辗作战。
成语出处《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刘良注:“转谓相驰逐;斗,战也。”
成语意思自己从中得到乐趣。
成语出处宋 朱熹《朱子全书》:“如曾点浴沂风雪,自得其乐。”
成语意思乾坤:指天地、阴阳等。指治理天下,使混乱的局面转变为安定
成语出处唐·杜甫《洗兵马》诗:“二三豪俊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
成语意思毂:车轮中心的圆木,代指车轮。红色车毂。形容古代高官所乘华丽的车
成语出处汉·扬雄《解嘲》:“吾闻上世之士,人纲人纪,不生则已,生必上尊人君,下荣父母。析人之珪,儋人之爵,怀人之符,分人之禄;纡青拖紫,朱丹其毂。”
成语意思非正统的学术或宗教派别术。比喻不正派的东西、途径。左、旁:邪;不正;道、门:学术、宗教的体系或派别。
成语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他骂吾教是左道傍门。”
成语意思张大:夸大。说话写文章将内容夸大。
成语出处唐·韩愈《送杨少尹序》:“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
成语意思指人借读别字
成语出处《旧唐书·李林甫传》:“有用‘杕杜’二字者,林甫不识杕字,谓吏部侍郎韦陡曰:‘此云杖杜何也?’陡俯首不敢言。又太常少卿姜度诞子,林甫手书庆之曰:‘闻有弄麞之庆’”
成语意思朝:白天;暮:傍晚。从早到晚不停地督促检查。形容督促检查非常严格
成语出处唐·李靖《李卫公向对》:“虽朝督暮责,无益于事矣!”
成语意思比喻表面上骂甲,实际上是骂乙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8回:“这一丈青气忿忿的走到后边厨下,指东骂西。”
成语意思朝:早晨。早晨在东,晚上在西。指行踪不定。比喻变来变去,不专一
成语出处明·徐霖《绣襦记·闻信增悲》:“如今他在那里,朝东暮西,那有踪迹。”
成语意思同“遮天盖地”。
成语出处《清平山堂话本·羊角哀死战荆轲》:“团空搅阵,不分南北西东;遮地迷天,变尽青黄赤黑。”
成语意思摘:取。剜:用刀剜。用刀子将胆和心取出。形容非常痛苦。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小孙屠》第三折:“再休放来生债,啼哭的摘胆剜心,伤情无奈。”
成语意思至:极。大到极点,外无以加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天下》:“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成语意思指敌:与敌人作战。与敌人作战,要舍生忘死,勇于牺牲
成语出处战国·尉缭《尉缭子·兵教下》:“兵有五致:为将忘家,逾垠忘亲,指敌忘身,必死则生,急胜为下。”
成语意思形容罪恶极大。
成语出处《汉书 东方朔传》:“粪土愚臣,忘生触死,逆盛意,犯隆指,罪当万死。”
成语意思见“斫雕为朴”。
成语出处《史记·酷吏列传》:“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后汉书·皇后传序》:“及光武中兴,斫雕为朴,六宫称号,唯皇后及贵人。”
成语意思至:极。小到极点,内无余隙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天下》:“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成语意思坦:平而宽广。直而平坦的大道。比喻方向正确,前途光明的道路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96回:“总之,再不走荆棘,这边就是茂林修竹;再不踏确荦,这边便是正道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