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志:志向;量:度量,胸襟。抱负很大,而胸襟狭隘
成语出处宋·苏轼《贾谊论》:“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成语意思钻刀:古代立誓仪式,立誓人要从刀门下钻过,表示如果负盟,甘愿死于刀刃之下。形容立誓定盟之真诚
成语出处清·李玉《牛头山》:“即当钻刀立誓,永受元帅鞭策便了。”
成语意思为得到的多少而争吵。形容斤斤计较。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五:“昔日公公原分付莫要分开,还是二位伯伯总管在那里,扶持小儿女大了,但凭胡乱分些便罢,决不敢争多竞少。”
成语意思犹争长竞短。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当下一边是落难之际,一边是富厚之家,并不消争短论长,已自一说一中。”
成语意思荻:荻草,似芦苇。干燥的荻草,干枯的柴木。指易燃之物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13年》:“乃取蒙冲半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豫备走舸,系于其尾。”
成语意思为得到的多少而争吵。形容斤斤计较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昔日公公原分付莫要分开,还是二位伯伯总管在那里,扶持小儿女大了,但凭胡乱分些便罢,决不敢争多竞少。”
成语意思指点:批评;江山:指国家。指批评国家大事
成语出处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成语意思金:钟罄之类的乐器。比喻文章词藻优美。
成语出处《晋书 孙绰传》:“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也。”
成语意思犹言东拉西扯。谓说话文不对题或空言不实。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七回:“三荷包再问问他,他便指东话西,一味支吾。又说:“临时我自来照料。”又说:“连我也不懂得甚么。”三荷包无可奈何,只得辞了出来,又与丁师爷商量。”
成语意思独处时谨慎,富贵时简省。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真独简贵,不减父祖。”
成语意思亦作“指东画西”。①谓说话东拉西扯。②比喻说话时以手势比画动作。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四:“说青道黄,指东划西。”
成语意思指说话时的手势动作。比喻说话避开主题,东拉西扯。
成语出处宋 释悟明《联灯会要 道闲禅师》:“到处插语,指东划西,举古举今。”
成语意思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捣:捣毁;黄龙:黄龙府;金人腹地。现泛指敌人腹地。
成语出处元 脱脱等《宋史 岳飞传》:“飞大喜,语其下曰:‘今番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成语意思同“遮天盖地”。
成语出处李季《五月端阳·打横山》:“大小据点一扫光,红军和赤卫军遮地盖天。”
成语意思形容为人正直,学识高超
成语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集解:“言子路之学,已造乎正大高明之域,特未深入精微之实耳。”
成语意思用豆秸煮豆子;原比喻弟兄间互相残害。今比喻自家人闹不团结;自相伤害。燃:烧;萁:豆秸。
成语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成语意思见“钟鼎之家”。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虽然算不得簪缨门第、钟鼎人家,却倒过得亲亲热热,安安静静。”
成语意思犹志得意满。
成语出处清·李伯元《南亭笔记》卷四:“王志得气盈,不以巡抚置意中。每诣院谒巡抚,仰面视天,言如泉涌。”
成语意思同“斩钉截铁”。
成语出处李劼人《大波》第三部第一章:“又是一声‘不许动!’那么斩钉切铁,比前几次严厉多了。?
成语意思张:夸张。把原来的事情夸大。形容言过其实。亦作“张皇其事”、“张大其辞(词)”、“张扬其事”。
成语出处唐·韩愈《送杨少尹序》:“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