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昭彰:明显。罪恶非常明显,人所共见。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谓遵照先人的典章制度而不违失。
成语出处《史记·曹相国世家》:“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成语意思总括起来说(总:总括;归纳)。
成语出处《周易 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唐 孔颖达疏:“总而言之,皆虚无之谓也。”
成语意思滔天:漫天,弥天。形容罪恶极大。
成语出处宋 周密《齐东野语 景定慧星》:“开庆误国之人,罪恶滔天。”
成语意思指做了很大的坏事,犯了很大的罪。
成语出处宋 欧阳修《与十四弟书》:“某罪逆深重,不自死灭。”
成语意思见“抓耳挠腮”。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五回:“多九公道:‘那送礼人说:国舅因今日王妃进宫,送这礼物,预备王妃赏赐宫人。岂非送给林兄么?’唐敖听了,只急的抓耳搔腮。”
成语意思形容罪恶多而重
成语出处《新唐书·吉项传》:“俊臣诬杀忠良,罪恶如山,国蟊贼也,尚何惜?”
成语意思挝:敲击;揉:来回擦或搓。抓抓耳朵,搓搓脸颊。形容窘迫的样子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女姑姑》第二折:“挝耳揉腮,羞答答的半晌怎把头抬。”
成语意思指执行法律的人违背法律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择:挑选;噬:咬。比喻选择富裕的人进行敲诈勒索。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九:“上头限了首县三天限,首县限了差役一天半限。这些差役个个摩拳擦掌,择肥而噬。到得次日一早,果然捉了七八个人来。”
成语意思知道法律;却违反法律。
成语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好僧官老爷!知法犯法!”
成语意思比喻起保护作用
成语出处冯德英《山菊花》上部第11章:“大叔,闺女没有好的孝敬你,让小赤松长大,给你遮风挡雨!”
成语意思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也作“分秒必争”。
成语出处《晋书 陶侃传》:“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成语意思撞:闯。指在江湖上东游西荡,行踪无定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诀谒》:“咳,你费工夫去撞府穿州,不如依本分登科及第。”
成语意思犹言走江湖,跑码头。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则被你坑杀人燕侣莺俦。婆婆也,你岂不知羞!俺公公撞府冲州。”
成语意思孩子尚未出生,在母腹中即由双方家长订立婚约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绯衣梦》第一折:“俺两家指腹成亲,后来我家生了个女儿,唤做闰香,今年十七岁;他家得了个小厮,唤做庆安,他如今穷了也。”
成语意思犹植发冲冠。
成语出处《世说新语·言语》“温峤初为刘琨使来过江”刘孝标注引晋·裴启《语林》:“温公始入,姿形甚陋,合坐尽惊。既坐,陈说九服分崩,皇室弛绝,晋王君臣莫不歔欷。及言天下不可以无主,闻者莫不踊跃,植发穿冠。”
成语意思指腹:双方父母为腹中的胎儿预订婚姻;裁襟:男女幼年由父母代订婚约,怕长大后不相认,将衣襟裁为两幅作为凭证。指婚约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硬拷》:“我女已亡故三年,不说道纳采下茶,便是指腹裁襟,一些没有。”
成语意思头发直竖,顶起帽子。形容盛怒或踊跃之状。
成语出处三国·魏·嵇康《养生论》:“壮士之怒,赫然殊观,植发冲冠。”
成语意思形容气概雄伟豪迈。
成语出处唐·杨炯《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公雄心烈眦,壮发冲冠,按东海之金刀,飞北斗之石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