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成语词典

古代成语大全

古代成语大全

  • 志在四海

    zhì zài sì hǎi

    成语意思犹志在四方。

    成语出处北周·庾信《燕射歌辞·角调曲一》:“志在四海而尚恭俭,心包宇宙而无骄盈。”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志在四方

    zhì zài sì fāng

    成语意思志:志向;四方:各处天下。形容有远大的志向和理想。

    成语出处元 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立忠信男儿志四方,居王佐丹房定八方,抚万姓,定边疆。”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褒义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真赃实犯

    zhēn zāng shí fàn

    成语意思赃物是真的,罪犯是确实的。泛指犯罪的证据确凿。

    成语出处明 徐渭《女状元》第三出:“临邛卓家失了盗,那伙做公的没处拿真赃实犯。”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置之死地

    zhì zhī sǐ dì

    成语意思有意使人处于无法生存下去的境地。

    成语出处《孙子·九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动宾式成语古代成语
  • 置之死地而后快

    zhì zhī sǐ dì ér hòu kuài

    成语意思恨不得把人弄死才痛快。形容心肠狠毒。

    成语出处宋 苏舜钦《答韩持国书》:“被废之后,喧然未已,更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成语标签:贬义成语复句式成语古代成语
  • 尊俎折冲

    zūn zǔ shé chōng

    成语意思语本《晏子春秋·杂上十八》:“仲尼闻之曰:‘善哉!不出尊俎之间,而折冲于千里之外,晏子之谓也。’”后以“尊俎折冲”喻在宴席谈判中制胜对方。

    成语出处语本《晏子春秋·杂上十八》:“仲尼闻之曰:‘善哉!不出尊俎之间,而折冲于千里之外,晏子之谓也。’”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转灾为福

    zhuǎn zāi wéi fú

    成语意思见“转祸为福”。

    成语出处汉·马融《延光四年日蚀上书》:“必得将兼有二长之才,无二短之累,参以吏事,任以兵法,有此数姿,然后能折冲厌难,致其功实,转灾为福。”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动宾式成语古代成语
  • 正直无阿

    zhèng zhí wú ē

    成语意思阿:曲从,迎合。为人处事很正直,没有任何私心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壮志未酬

    zhuàng zhì wèi chóu

    成语意思壮志:宏大的志愿;酬:实现。宏伟的志愿未能实现。

    成语出处唐 李频《春日思归》:“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孜孜无怠

    zī zī wú dài

    成语意思同“孜孜不怠”。

    成语出处南朝·梁·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贵而好礼,怡寄典坟,虽牵以物役,孜孜无怠,乃撰《四部要略》。”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指皂为白

    zhǐ zào wéi bái

    成语意思谓混淆黑白,颠倒是非。

    成语出处元 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动不动神头鬼脸,投河奔井,拽巷逻街,张舌骗口,花言巧语,指皂为白。”

    成语标签:贬义成语动宾式成语古代成语
  • 正正堂堂

    zhèng zhèng táng táng

    成语意思形容正大光明。

    成语出处《孙子·军争》:“无要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人家的话正正堂堂,料着一时驳不倒。”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展转推托

    zhǎn zhuǎn tuī tuō

    成语意思展转:同“辗转”,循环反复;推托:借故推延。指一再拖延推辞

    成语出处明·瞿佑《剪灯新话·三山福地志》:“展转推托,遂及半年。”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葄枕图史

    zuò zhěn tú shǐ

    成语意思葄:垫衬。形容陷溺于图书资料之中。

    成语出处《新唐书·李揆传》:“揆病取士不考实,迂学陋生,葄枕图史,且不能自措于词。”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动宾式成语古代成语
  • 濯濯童山

    zhuó zhuó tóng shān

    成语意思濯濯:光秃的样子;童:山无草木。没有树木,光秃秃的山

    成语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其山之性也。”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宅中图大

    zhái zhōng tú dà

    成语意思居于中心,谋划四方。指得地势之利。

    成语出处《文选 张衡》:“彼偏居而规小,岂如宅中而图大。”薛综注:“东京居天地之中,所图者四海这外。”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紧缩式成语古代成语
  • 曾子杀彘

    zēng zǐ shā zhì

    成语意思彘:猪。指教育孩子说实话,要以身作则

    成语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外诸说左上》:“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斟酌损益

    zhēn zhuó sǔn yì

    成语意思斟酌:考虑;损:减少;益:增加。仔细考虑,斟情酌理,掌握分寸

    成语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动宾式成语古代成语
  • 责重山岳

    zé zhòng shān yuè

    成语意思山岳:大山。责任之重如大山。形容责任重大

    成语出处南朝·梁·任后《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臣知不惬,物谁谓宜,但命轻鸿毛,责重山岳。”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擿埴索涂

    zhì zhí suǒ tú

    成语意思擿埴:敲地;索:探求;涂:道路。指盲人用杖点地探求道路。比喻暗中摸索,事不易成。

    成语出处汉·扬雄《法言·修身》:“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