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注重义气,施行仁德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5回:“素知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倘蒙存微命,当以捐躯保奏。”
成语意思指才疏力薄,除吃饭外别无所能。
成语出处明 李东阳《后东山草堂赋》:“吾侪细人,朝饔夕飧,观山而不穷其巅,望海而不极其源。”
成语意思业:造作;得:获得,取得。佛家语,指自作自受。
成语出处《正法念经》:“自业自得果,众生皆如是。”
成语意思知:懂得。认识事情的道理较易,实行其事较难。
成语出处《尚书 说命中》:“说拜稽首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孔传:“言知之易,行之难。”
成语意思徽、羽:古代音乐五音中的徵、羽二音;操:琴曲的一种。指音调高雅的琴曲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徵羽之操,不入鄙人之耳。”
成语意思振缨:弹冠,出仕。指入朝做官
成语出处《晋书·周馥传》:“馥振缨中朝,素有俊彦之称。”
成语意思比喻有容貌、德才都超过自己的人在身边。侧:一旁;珠玉:珍珠美玉;借指仪态华贵的人。
成语出处《晋书 卫玠传》:“玠风神秀异,骠骑,将军王济,玠之舅也,每见玠辄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成语意思肘腋:胳膊肘儿和夹肢窝,比喻极接近的地方。形容产生于身旁的祸患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法正传》:“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在,北畏曹公之疆,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正当斯这时,进退狼跋。”
成语意思着:写作。竹帛:竹简和绢。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
成语出处汉 东方朔《答客难》:“今子大夫修先生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
成语意思肴:做熟的鱼肉荤菜;馔:饭食。珍贵而奇异的食物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1回:“当日穆弘叫庄客宰了一头黄牛,杀了十数个猪羊,鸡鹅鱼鸭,珍肴异馔,排下筵席,管待众头领。”
成语意思见“左宜右有”。
成语出处隋《赵郎暨妻孙氏墓志》:“并允文允武,左宜右宜。”
成语意思依我国古代阴阳之说,昼属阳,夜属阴。“昼阴夜阳”表示天道反常,将有灾异。
成语出处《后汉书·王允传》:“月犯执法,彗孛仍见,昼阴夜阳,雾气交侵。”
成语意思利用萤火虫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读书,形容刻苦地读书精神
成语出处《晋书·车胤传》:“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宋齐语》:“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
成语意思指年长者和年幼者之间的先后尊卑。同“长幼有叙”。
成语出处《荀子 君子篇》:“故尚贤使能,则主尊下安;贵贱有等,则令行而不流;亲疏有分,则施行而不悖;长幼有序,则事业捷成而有所休。”
成语意思保持容颜不衰老而增长寿命。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丹成之后,鬼神难容。虽驻颜益寿,但到了五百年后,天降雷灾打你,须要见性明心,预先躲避。”
成语意思像珍珠那样浑圆;像美玉那样润泽。形容皮肤、歌喉;文笔等圆润而富有光彩。润:润滑;光滑。
成语出处明 汪珂玉《珊瑚网 名画题跋》:“黄鹤仙翁寄余诗画,两学贤友俱有和章,明窗展玩,珠圆玉润,照耀后先。”
成语意思身体伛偻影子也就弯曲。比喻有因必有果。
成语出处《太平广记》卷第三百八十八引唐·李玫《纂异记·齐君房》:“质伛影曲,报应宜然。”
成语意思自寻烦恼;自招灾殃。
成语出处《诗经 小雅 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左传 宣公二年》:“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成语意思贻:遗留;伊:此;戚:忧愁,悲哀。比喻自寻烦恼,自招忧患。
成语出处《诗经 小雅 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
成语意思假装哑巴聋子。指置身事外。
成语出处《群音类选 官腔类 双忠记 睢阳陷守》:“身在伍伦中,怎做得诈哑佯聋,为官食禄,直须尽职输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