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成语词典

古代成语大全

古代成语大全

  • 睚眦之怒

    yá zì zhī nù

    成语意思睚:眼眶;眦:眼角;睚眦:生气瞪眼;怒:生气。生点小气

    成语出处宋·周密《齐东野语·巴陵本末》:“台谏李知孝、莫泽奉承风旨,凡平日睚眦之怒,悉指以从伪,弹劾无虚日。”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贬义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哑子做梦

    yǎ zǐ zuò mèng

    成语意思比喻有话或苦衷说不出。

    成语出处宋·苏轼《杂纂》:“哑子做梦——说不得。”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yǐ zǐ zhī máo,gōng zǐ zhī dùn

    成语意思子:对别人的称呼;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挡住敌人刀箭的牌。比喻拿对方的观点、方法或言论来反驳对方。

    成语出处先秦 韩非《韩非子 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复句式成语古代成语
  • 遗簪坠履

    yí zān zhuì lǚ

    成语意思见“遗簪坠屦”。

    成语出处《北史·韦夐传》:“昔人不弃遗簪坠屦者,恶与之同出,不与同归。吾之操行,虽不逮前烈,然舍旧录新,亦非吾志也。”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睚眦之恨

    yá zì zhī hèn

    成语意思睚:眼眶;眦:眼角;睚眦:生气瞪眼。别人瞪眼这样小的怨恨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胡质传》:“今以睚眦之恨,乃成嫌隙。”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贬义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遗簪坠屦

    yí zān zhuì jù

    成语意思遗:遗失;坠:掉落;屦:鞋子。掉落的簪和鞋子,比喻旧物。后指不忘旧友叫“不弃遗簪坠屦”。

    成语出处《北史 韦瓊传》:“昔人不弃遗簪坠屦者,恶与之同出,不与同归。吾之操行,虽有不逮前烈,然舍旧录新,亦非吾志也。”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坐不安席

    zuò bù ān xí

    成语意思席:坐席。形容心中有事,坐立不安。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回:“祭足被囚于军府,甲士周围把守,水泄不通。祭足疑惧,坐不安席。”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紧缩式成语古代成语
  • 斩岸堙溪

    zhǎn àn yīn xī

    成语意思堙:堵塞、填满。铲平高岸,填塞河沟。比喻修整与开辟道路

    成语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权勋》:“中山之国有夙繇者,智伯欲攻之而无道也。为铸大钟,方车二轨以遗之。夙繇之君,将斩岸堙溪以迎钟。”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阻兵安忍

    zú bīng ān rěn

    成语意思阻:倚仗;阻兵:仗恃手握兵权;安忍:安于做残忍的事情。形容行凶作恶而有恃无恐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四年》:“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知安忘危

    zhī ān wàng wēi

    成语意思只知道过太平日子而忘记了危险的时候

    成语出处晋·潘岳《秋兴赋》:“彼知安而忘危兮,故出生而入死。”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芝艾同焚

    zhī ài tóng fén

    成语意思比喻贵贱、贤愚、良莠同归于尽

    成语出处《宋书·沈攸之传》:“以此攻城,何城不克;以此赴敌,何陈能坚?……芝艾同焚,悔将何及!”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贬义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芝艾俱尽

    zhī ài jù jìn

    成语意思芝艾:香草和臭草,比喻美和恶。芝艾同被烧毁。比喻好的坏的同归于尽

    成语出处南朝·梁·梁元帝《讨侯景檄》:“孟诸焚燎,芝艾俱尽;宣房河决,玉石同沉。”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芝艾俱焚

    zhī ài jù fén

    成语意思芝艾:比喻美和恶。芝艾同被烧毁。比喻好的坏的同归于尽。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若苗秽害田,随风烈火,芝艾俱焚,安能自别乎?”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芝艾共焚

    zhī ài gòng fén

    成语意思比喻贵贱、贤愚、良莠同归于尽

    成语出处《北齐书·文苑传·樊逊》:“复恐迎风纵火,芝艾共焚。”

    成语标签:贬义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灼艾分痛

    zhuó ài fēn tòng

    成语意思比喻兄弟友爱。

    成语出处《宋史·太祖纪》:“太宗尝病亟,帝往视之,亲为灼艾。太宗觉痛,帝亦取艾自炙。”

    成语标签:褒义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自爱不自贵

    zì ài bù zì guì

    成语意思自爱:指有自爱、自尊之心;自贵:抬高自己。指有自爱之心而不抬高自己

    成语出处春秋·楚·李耳《老子·德经》第72章:“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芝艾并焚

    zhī ài bìng fén

    成语意思芝艾:香草和臭草,比喻善恶和美丑。比喻贵贱、贤愚、良莠同归于尽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嘉遁》:“虑巫山之失火,恐芝艾之并焚耳。”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贬义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成语意思恶:犯罪的事;极坏的行为;端:项目;方面。形容做的坏事极多。

    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2回:“想当初作恶多端,这三四日斋戒,那里就积得过来。”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粘皮著骨

    zhān (nián

    成语意思粘:粘贴,胶合。形容言行办事不干脆爽利,执着刻板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全书》第18卷:“其深浅在人,不必恁地粘皮著骨去说。”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

    zhuōjiānjiànshuāng,zhuōzéijiànzāng,shārénjiànshāng

    成语意思奸:通奸;赃:赃物。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自古道:‘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你那哥哥的尸首又没了,你又不曾捉得他奸。”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复句式成语古代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