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运用计谋。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临潼斗宝》头折:“未知那小将军,怎生排兵布阵,运智铺谋,有何计策,保某赴会去也。”
成语意思运用智力,设谋略。亦作“用计铺谋”。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韩元帅率领军卒,驱将校用智铺谋。”
成语意思犹一知半见。
成语出处宋·吴泳《答赵茂实书》:“某闲居寖久,兀兀一经,今已穷年,粗有一知片解,更不复为言语词章。”
成语意思谓时运不济而遭灾祸。
成语出处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问甚么撞着丧们,管甚么逢着吊客,怕甚么月值年灾,拼死在莺花寨。” 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早是抱闲怨時乖运蹇,又添这害相思月值年灾。
成语意思大楼将要倒塌,不是一根木头能够支撑得住的。比喻崩溃的形势不是一个人所能挽救的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千钧势易压,一柱力难支。”
成语意思挠:搅。用手指搅开水。比喻不自量力,一定失败。
成语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议兵》:“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挠沸。”
成语意思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载,淳于棼梦到槐安国,娶了公主,任南柯太守,享尽富贵荣华。醒后才知道是一场大梦,原来槐安国就是庭前槐树下的蚁穴。后因以“一枕南柯”指一场梦幻。
成语出处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载,淳于棼梦到槐安国,娶了公主,任南柯太守,享尽富贵荣华。醒后才知道是一场大梦,原来槐安国就是庭前槐树下的蚁穴。
成语意思酬:实现。有抱负难以实现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二折:“有一等要读书的家私薄,更无钱办束脩,因此上有志难酬。”
成语意思迈往:超越前人。英俊威武的姿态超越前人
成语出处宋·陆游《乡士请妙相讲主疏》:“某人英姿迈往,隽辩绝伦,早集布金之园,久造笑云之室。”
成语意思这一年吃了下一年的粮。比喻经济困难,收入不够支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进项。比喻指经济困难,入不敷出。
成语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我有差使的时候,己是寅支卯粮的了。”
成语意思比喻将奸佞小人当作廉洁公正的君子。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成语意思鱼的实质,龙的外表。谓虚有其表。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吴失》:“鱼质龙文,似是而非,遭水而喜,见懒即悲。”
成语意思颐指:以下巴动向示意。形容随心所欲地指挥别人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今陛下力制天下,颐指如意。”
成语意思用战争制止战争,用杀戮制止杀戮
成语出处战国·卫·商鞅《商君书·画策》:“以战去战,虽战可也;以杀去杀,虽杀可也。”
成语意思心意相知的友人,后多指心中所眷恋的人
成语出处晋·陶潜《示周祖谢三郎》:“药石有时闲,念我意中人。”
成语意思一旦掌了权,就发号施令,指手画脚。
成语出处明·顾大典《青衫记·承璀受阃》:“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大小三军,听吾命令。”
成语意思用战争消灭战争。
成语出处先秦 商鞅《商君书 画策》:“故以战去战,虽战可也。”
成语意思指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
成语意思蒸:气体上升。云气上升,潮水奔涌。形容大量涌出来
成语出处唐·刘知几《史通·叙事》:“自兹以降,史道陵夷,作者芜音累句,云蒸泉涌。”
成语意思擎:托起。一根柱托住天。比喻人能担当天下重任。
成语出处《唐大诏令集 中和三年赐陈敬瑄铁券文》:“卿五山镇地,一柱擎天;气压乾坤,量含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