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省:察看。观察各地风俗民情
成语出处《隋书·炀帝纪》:“省俗观风,爰届幽朔。”
成语意思比喻指科举高中,荣登榜首。
成语出处晋郤诜举贤良对策试,为天下第一。见《晋书 郤诜传》。
成语意思洗手:使手干净,比喻廉洁;奉职:担任职务。比喻忠于职守,廉洁奉公。
成语出处唐·韩愈《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监胡良公墓神道碑》:“建中四年,侍郎赵赞为度支使,荐公为监察御史,主馈给渭桥以东军,洗手奉职,不以一钱假人。”
成语意思随手拿来。多形容说话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例证丰富;选用时显得轻松自如;不必费心寻找。信手:随手;拈:用指头夹取东西。
成语出处宋 苏轼《次韵孔毅甫集古人句见赠》诗:“前身子美只君是,信手拈来俱天成。”
成语意思不公开讲话,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再出现。
成语出处语出《艺文类聚》卷三六引北周庚信《五月披裘负薪画赞》:“禽巢欲远,鱼穴惟深,消声灭迹,何必山林!”
成语意思休:美好。美好的声誉。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回:“陈留王协,圣德伟懋,规矩肃然;居丧哀戚,言不以邪;休声美誉,天下所闻;宜承洪业,为万世统。”
成语意思询问打听人的姓名。
成语出处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孛老云]兀那婆婆,你是那里人氏?姓甚名谁?因甚着这个人将你勒死? ”
成语意思不公开讲话,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再出现。
成语出处《艺文类聚》卷三六引北周庚信《五月披裘负薪画赞》:“禽巢欲远,鱼穴惟深,消声灭迹,何必山林!”
成语意思彼此间友谊深厚,无所违逆于心。
成语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大宗师》:“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成语意思叫喊着要去死。多形容因极其悲痛或耍无赖而疯疯颠颠的样子。
成语出处元 关汉卿《金钱池》:“只为杜蕊娘他把俺赤心相待,时常与这虔婆合气,寻死觅活,无非是为俺家的缘故。”
成语意思消耗精神,丧失意志。
成语出处明·杨慎《冶容诲淫》:“女之艳媚,亦令人销神流志。”
成语意思星霜:星辰运转,一年循环一次,每年秋季降霜,因此以星霜指代年岁。表示岁月更换。
成语出处唐 高适《为东平薛太守进王氏瑞诗表》:“星霜屡移,书奏仍阙。”
成语意思虚:空,徒然;浪:滥,放纵。活得毫无意义,死得毫无价值。形容虚度一生
成语出处《旧唐书·越王贞传》:“诸王必须以匡救为忠,不可虚生浪死,取笑于后代。”
成语意思了了:聪明伶俐,明白事理。指人少年时聪明,长大后不一定有出息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成语意思虑:思考,谋划。在做事之前就作好计划
成语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大略》:“先事虑事,谓之捷,捷则事忧成。”
成语意思指人不能因为少年时聪明而断定他日后定有作为。
成语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成语意思提高自己品德修养,树立高尚节操
成语出处唐·韩愈《与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士之修身立节,而竟不遇知己。”
成语意思犹言销声匿迹。
成语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第11卷:“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敛迹。”
成语意思行:做事。做事要随着事情的变化而变化
成语出处明·李贽《焚书·先行录序》:“故行随事迁,则言焉人殊,安得据往行以为典要,守前言以效尾生耶?”
成语意思谓晴暖美丽的风光。
成语出处宋·柳永《斗百花》词:“煦色韶光明媚,轻霭低笼芳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