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塞:堵塞不通。聋:耳朵的听觉失灵。下边堵塞不通,上边听觉失灵。比喻真实情况不能上传下达。
成语出处唐·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川不可防,言不可弭,下塞上聋,邦其倾矣。”
成语意思本佛教用语;指佛能依附一切有生命的东西;显现出种种身形来讲解佛法。后比喻以亲身经历和体验为例来说明某种道理。
成语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释迦牟尼佛》:“亦于十方界中现身说法。”
成语意思失度:失调。虚与实失去平衡
成语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力命》:“一曰矫氏,二曰愈氏,三曰卢氏,诊其所疾,矫氏谓季梁曰:‘汝寒温不节,虚实失度。’”
成语意思虚:使空虚;室:指心;白:指道。心无任何杂念,就会悟出“道”来,生出智慧。也常用以形容清澈明朗的境界。
成语出处《庄子 人世间》:“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成语意思室:比喻心;上:尚;白:明亮。指人能够清虚无欲,则道心就会自然生成
成语出处唐·韦渠牟《商山四皓画图赞并序》:“虚室上白,玄门不关。”
成语意思星霜:代指年岁;荏苒: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形容岁月渐渐消逝
成语出处唐·温庭筠《寄崔先生》:“星霜荏苒无音信,烟水微茫变姓名。”
成语意思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堪叹的是西山日迫桑榆暮,喜的是高堂月旦芝兰聚。”
成语意思薄:逼近。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亦作“日薄西山”、“西山日迫”。
成语出处宋·洪咨夔《风流子》词:“世事几番新局面,看底欲高三著。况转首,西山日薄。”
成语意思消释:消除,解除;嫌:嫌怨,怨恨。消解了过去的仇怨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杜钦传》:“若此则流言消释,疑惑著明。”
成语意思提高自身修养,理好家政,治理好所在的地区,最后使全国安宁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大学》:“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成语意思仙山:指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琼阁:精美的楼阁。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现在也比喻虚无缥缈的美妙幻境。
成语出处唐 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成语意思提高自身修养,理好家政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父亲,有甚么修身齐家的事,训教你儿者。”
成语意思世上极稀罕极难得的珍宝
成语出处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此剑乃五金之英,太阳之精,带之有威,用之无敌,真希世奇宝。”
成语意思西施:春秋越国美女。指美女病态更加娇美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
成语意思寻:探求。游山玩水
成语出处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二折:“只待要说古谈今,寻山问水,傍柳穿花,那里也修身正己,利民润物,治国齐家。”
成语意思欣:喜悦;恶:憎恨,讨厌。贪生怕死
成语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38卷:“元始天尊告诸四众:一切众生,贪着有功,欣生恶死。”
成语意思犹言悬门抉目。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伍子胥列传》:“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灭吴也。”
成语意思指竭尽忠诚。
成语出处《孟子梁惠王下》:“世守也,非身之所能为也,效死勿去。”
成语意思腥:弄脏;污:污染。指污染了手脚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2回:“你这伙反贼,快早早下马受缚,省得我腥手污脚!”
成语意思为了个人利益或照顾私人关系而弄虚作假;做不合法规的事。徇:依从;舞弊:用欺骗的方法做违反法规的事。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83回:“谁想这伙官员,贪滥无厌,徇私舞弊,克减酒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