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勇:勇气;胆量;谋:计谋;策略。只有胆量;没有计谋。指做事或打仗只凭勇气猛冲猛打;而没有周密考虑。
成语出处唐 陆贽《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王)武俊蕃种,有勇无谋。”
成语意思引来作为教训;警戒自己。常指用自己或别人过去的失败和错误来警戒自己;避免重犯。
成语出处清 钱大昕《士驾斋新录》:“为古之士,当引以为戒。”
成语意思指事物独特,极难得。
成语出处明 姚子翼《遍地锦 劝主》:“似这等才调,也算得有一无二的了。”
成语意思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贾琏笑道:‘你我一言为定。只是我信不过二弟,你是萍踪浪迹,倘然去了不来,岂不误了人家一辈子的大事。’”
成语意思冤有冤头,债有债主。比喻要了解事情,必须找为主的人。
成语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剑门安分庵主》:“卓拄杖一下,曰:‘冤有头,债有主。’”
成语意思用蚯蚓做鱼饵钓鱼。比喻用较小的代价换得较大的收获。
成语出处《隋书 薛道衡传》:“魏收曰:‘傅縡所谓以蚓投鱼耳。’”
成语意思像行云一样在天下漂游,指漫游天下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7回:“山上有一老僧,法名普静,原是祀水关镇国寺中长老;后因云游天下,来到此处。”
成语意思遥遥:远远地。对:对着;向着。远远的对着。
成语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与上房虽然隔着一个院子,却与他夫人卧室遥遥相对。”
成语意思佛家语;认为冤仇终会有报应。也指仇人互相报复。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货郎旦》第四折:“又谁知苍天有眼,偏争他来早来迟,到今日冤冤相报,解愁眉顿作欢眉。”
成语意思谓一句话可以兴国。
成语出处《论语·子路》:“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唐·刘禹鍚《唐故相国李公集纪》:“古所谓一言兴邦者,信哉!”
成语意思金:古代货币单位。严守自己诺言比百两黄金还珍重。指信守诺言可贵
成语出处宋·王安石《商鞅》:“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成语意思珠:眼珠。长着眼睛没有眼珠。比喻没有识别人或事物的能力。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常言道贤者自贤,愚者自愚,就似那熏莸般各别难同处。怎比你有眼却无珠。”
成语意思又像是有意的,又像是无意的。存心与不经意。
成语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庾子嵩作意赋成,从子文康见,问曰:若有意邪?非赋之所尽,若无意邪?复何所赋?答曰:正在有意无意之间。”
成语意思只凭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
成语意思语言空洞干巴没有味道。形容说话写文章枯燥无味。
成语出处唐 韩愈《送穷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成语意思摇摇:摇晃;欲:将要。形容很快就要倒塌,或不稳固,很快就要垮台
成语出处毛泽东《学习和时局》:“西方的希特勒在苏联红军严重打击之下有摇摇欲倒之势。”
成语意思鸟的羽毛和翅膀已长全。比喻力量已经具备。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留侯世家》:“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
成语意思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成语出处明 朱舜水《答安东守约书三十首》:“来书十读,不忍释手,真挚之情,溢于言表。”
成语意思形容婴儿咿咿呀呀地学大人说话的神情
成语出处巴金《还魂草》:“朋友那个新生的男孩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养育起来的,现在开始呀呀学语了。”
成语意思要发扬、放开但先控制、压抑。
成语出处郁达夫《苏州烟雨记》:“还是为唤醒观者的观听起见,用修辞学上的欲扬先抑的笔法,使能得着一个对称的效力而想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