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形容恭敬小心,丝毫不敢疏忽懈怠。
成语出处汉 赵晔《吴越春秋 勾践归国外传》:“越王是日立政,翼翼小心,出不敢奢,入不敢侈。”
成语意思易:更换。用羊来替换牛。比喻用这个代替另一个。
成语出处《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成语意思勇:勇气;胆量;谋:计谋。策略。既有胆量又有计谋。
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董卓传》裴松之注引《献帝起居注》:“吕布受恩而反图之,斯须之间,头悬竿端,此有勇而无谋也。”
成语意思痈:毒疮;患:祸害。生了毒疮不去医治;给自己酿成祸害。比喻对坏人、坏事姑息宽容;结果自己遭殃。也作“养痈遗害”、“养痈成患”。
成语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槐西杂志一》:“博善化之虚名,溃败决裂乃至此,养痈贻患,我之谓也夫。”
成语意思形容声音高低起伏、持续和谐或事物慢节奏运动
成语出处明·郭勋《英烈传》第一回:“叮叮咚咚,悠悠扬扬,约有五十余人,进宫里来。”
成语意思指吟诗作赋。
成语出处《晋书·孙绰传》:“高情远致,弟子早已伏膺;然一吟一咏,许将北面矣。”
成语意思指平平常常的言行。
成语出处《周易 干》:“庸言之信,庸行之谨。”
成语意思每句话,每个行动。
成语出处清 冯景《今世说序》:“则夫一言一行,传其人之神,何以异是。”
成语意思燕子的语音;黄莺的歌声。原形容美好的春光。后形容女子声音宛转动听。
成语出处元 关汉卿《金线池》楔子:“袅娜复轻盈,都是宜描上翠屏,语若流莺声似燕,丹青,燕语莺声怎画成?”
成语意思犹言洋洋得意。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5回:“主意打定,正在洋洋自得,那差出去的管家也回来了。”
成语意思悠游:闲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舒适。形容悠闲而舒适。
成语出处唐 房玄龄等《晋书 苻坚载记 附王猛》:“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是以浮华之士咸轻而笑之。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怀。”
成语意思隅:角落。形容地域狭小。
成语出处《南史·王弘传论》:“晋自中原沸腾,介居江左,以一隅之地,抗衡上国。”
成语意思早晚和季节的变化
成语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审堂下之阴,而知……阴阳之变。”
成语意思原指鸟类随心饮食,后也指人的饮食。
成语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养生主》:“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
成语意思盈盈:美好的样子。指美好的形象犹在眼前
成语出处清·俞樾《楚士吕凤梧》:“于舟中见一女子,美而艳,来桡去楫,一瞬即过,然思之盈盈在目也。”
成语意思隅:角落。在很狭小的角度里所看见的。比喻片面的见解和主张。
成语出处明 王守仁《传习录》上卷:“人但各以其一隅之见,认定以为道止如此。”
成语意思晕:日光或月光通过云层时因折射作用而形成日、月周围的光圈。月亮周围出现晕圈,则是有风的预兆
成语出处《田家五行·杂占论月》:“月晕主风,何方有阙,即此方风来。”
成语意思话音还在耳边回响。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七年》:“今君虽终,言犹在耳。”
成语意思敢于承认错误并自我批评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自己表示谦虚的话。比喻为了引出别人高明的意见而发表的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