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认金梳》:“儿也,可不道养子防老,积谷防饥,抬举的你成人长大,划的说这等言语那!”
成语意思恩惠、情义极为深重。
成语出处唐 吕颂《代郭令公谢男尚公主表》:“事出非常,荣加望外,恩深义厚,何以克堪;糜躯粉骨,不知所报。”
成语意思眼睛里面的疔疮,肌肉中的刺。比喻心目中最痛恨、最讨厌的人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2回:“我们娘儿俩今儿一齐死给他看!替他拔去眼中钉,肉中刺,好等他们来过现成日子!”
成语意思越:跨过;俎:古代祭祀时盛放牛羊等祭品的器具。庖:厨师。
成语出处《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成语意思俎:古代祭祀时用的盛祭品的器具。管祭祀的人放下祭器去代替别人出谋划策。比喻越权办事或包办代替
成语出处郑观应《盛世危言·公法》:“同者彼此通行,异者各行其是,无庸越俎代谋。”
成语意思哑子:哑巴。哑子做了一个梦,心里全明白,却不能向人表达。比喻有某种感受却无法向人说出来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石霜圆禅师》:“哑子得梦向谁说,须弥顶上浪滔天。”
成语意思燕昭王喜爱骏马。后作求贤之典。
成语出处《旧唐书·薛登传》:“燕昭好马,则骏马来庭;叶公好龙,则真龙入室。”
成语意思原比喻人生虚幻。后比喻不能实现的梦想。
成语出处宋 李曾伯《送乔宾王》:“一枕黄梁,满头白发,屈指旧游能几人。”
成语意思形容说话油滑虚浮。
成语出处清·李玉《清忠谱·创祠》:“日日假忙,说道某乡绅叫管家来邀;时时捣鬼,说道某官府着农民相召。止不过油嘴花唇,无非要骗人钱钞。”
成语意思见“一枕黄粱”。
成语出处唐·沉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旅店中昼寝入梦,历尽富贵荣华,一觉醒来,主人黄粱尚未熟。
成语意思犹言高瞻远瞩。
成语出处清·黄钧宰《金壶浪墨·平山堂》:“既而惮其劳也,携筇散步,随意所之,远瞩高瞻,不复造极。”
成语意思抹了油的嘴,像狗一样的舌头。形容说话油滑,内容低劣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6回:“你会唱的甚么好成样的套数儿,左右是几句,东沟窝,西沟灞,油嘴狗舌,不上纸笔的。”
成语意思话说得太过头了。
成语出处茅盾《追求》四:“自然外边人是言之过甚。但是,空穴来风,仲翁,你也是太登多了。以后总得注意。”
成语意思把诗系在燕子的腿上,让它传递给亲人
成语出处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传书燕》:“尔海东来,必经湘中……欲凭尔附书,投于我婿。”
成语意思见“饮鸩止渴”。
成语出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此时危急情形,等于然眉,若再恃新军为保卫,无异饮鸩解渴,其危险有不忍言者。”
成语意思指出类拔萃,常人中显得才能特出者
成语出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洛水》:“上叹曰:‘卿庸中皎皎,铁中铮铮也。’”
成语意思座:指在座的人。在座的人都感到惊奇
成语出处汉·荀悦《汉纪·武帝纪》:“少君及言与人大夫游猎处,老人为儿时识其家处,一座尽惊。”
成语意思谓日月如飞。比喻时光易逝。玉,玉兔,指月亮。金,金乌,指太阳。
成语出处唐·吕岩《寄白龙洞刘道人》诗:“玉走金飞两曜忙,始闻花发又秋霜。”宋·柳永《看花回》词:“屈指劳生百岁期。荣瘁相随。利牵名惹逡巡过,奈两轮、玉走金飞。红颜成白发,极品何为。”
成语意思月亮落下,鲜花夭折。比喻美女死亡。
成语出处清·洪昇《长生殿·补恨》:“誓世世生生休抛撇,不提防惨凄凄月坠花折,悄冥冥云收雨歇,恨茫茫只落得死断生绝。”
成语意思大雁脚上系有书信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苏武传》:“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