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物体转动或摇动的声音,小儿学语或低哭声,也指鸟叫声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7回:“那梢公点头,只不应岸上的人,把船望上水咿咿哑哑的摇将去。”
成语意思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仪态美好,脸含笑意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冈仙》:“见镜中人忽现正面,盈盈欲笑。”
成语意思驭:驾驭。指抓住根本,可以控制全体
成语出处朱自清《经典常谈·诸子》:“君主能够兼用法、术、势,就可以一驭万,以静制动,无为而治。”
成语意思见“莺歌燕舞”。
成语出处宋·卢炳《满江红·贺赵县丞》:“日丽风和熏协气,莺吟燕舞皆欢意。”
成语意思溢:水满外流,引申为超出。超出语言之外。指某种意思、感情通过语言文字充分表露出来。亦作“溢于言表”。
成语出处叶圣陶《倪焕之》:“郑重叮咛的意思,溢于言外。”
成语意思阴和阳交换位置。比喻君弱臣强,君为臣所制
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楚辞·九章·涉江》:“阴阳易位,时不当兮。”
成语意思犹和颜悦色。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行者又道:‘汝等莫顺口儿答应,等我去了,你就不来奉承。看师父的,要怡颜悦色;养白马的,要水草调匀;假有一毫儿差了,照依这个样棍,与你们看看!’”
成语意思见“一语破的”。
成语出处马南邨《燕山夜话·交友待客之道》:“这是把虚心看做交友待客的根本态度,真可谓一语中的,抓住了要害。”
成语意思的:箭靶的中心。一句话正好射中箭靶。比喻一句话就说到关键的地方。
成语出处《中国现在记》第一回:“你做折子须要在此等地方着想,保管你一言中的,上头不能不准。”
成语意思犹因噎废食。语本《吕氏春秋·荡兵》:“夫有以饐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
成语出处语出《吕氏春秋·荡兵》:“夫有以饐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
成语意思从容不迫,不变常态。
成语出处清·陆以湉《冷庐识·彭文勤公》:“凡置卷数百,二仆待侧,左展卷,右收卷,循环不息。待者告疲,公优游自若也。”
成语意思①悠闲适意,无拘无束。②犹言从容不迫。
成语出处明·彭时《彭文宪笔记》:“然职清务简,优游自如,世谓之玉堂仙。”
成语意思中:中伤。以一句话中伤人。
成语出处宋·李昌令《令善录·刘贡父》:“盖好谑人者,但知取快一时,不知一语中人,其酷甚于毒刃。”
成语意思已以有话说在前头。指事先打了招呼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卷:“只是有言在前,一字也不敢开口。”
成语意思妙:巧妙;心:思考,灵活。指兵法运用得巧妙灵活,全在于善于思考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3回:“汤镇台道:且不要管他,‘运用之妙,在于一心’。”
成语意思援:引、提出;质:询问。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形容虚心请教,认真求学
成语出处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听。”
成语意思对自己要求严格,待别人则很宽厚
成语出处《忆邓拓·邓拓和人民日报》:“老邓总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主动承担责任,不使别的同志感到压力。”
成语意思痈:毒疮;患:祸害。留着毒疮不去医治,就会成为后患。比喻纵容包庇坏人坏事,结果会遭受祸害
成语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45回:“昔人云:‘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养痈致患’,猝然一发,势若燎原矣。”
成语意思月晕出现,将要刮风;础石湿润,就要下雨。比喻从某些征兆可以推知将会发生的事情。
成语出处长舆《论莱阳民变事》:“月晕知风,础润知雨,窃恐踵莱阳而起者,祸变相寻而来未有已也。”
成语意思只有勇力而无智慧的人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第四折:“我两个无过是一勇之夫,但有出力去处,自当效命,生死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