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成语词典

一般成语大全

一般成语大全

  • 投杼之惑

    tóu zhù zhī huò

    成语意思投杼:抛下织布的梭子;惑:疑心。比喻没有事实依据的谣言所造成的疑虑

    成语出处《梁书·侯景传》:“当是不逞之人,曲为口端之说,遂怀市虎之疑,乃致投杼之惑耳。”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头足异所

    tóu zú yì suǒ

    成语意思见“头足异处”。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杂言》:“欲合人心,恐有头足异所之患。”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贬义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同舟遇风

    tóng zhōu yù fēng

    成语意思比喻同遭逆境。

    成语出处宋·苏轼《钟子翼哀辞》引:“同舟遇风,胡越可使为左右手,况吾民乎!”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紧缩式成语古代成语
  • 头足异处

    tóu zú yì chǔ

    成语意思谓被斩。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借兵而东下,杀成安君泯水之南,头足异处,卒为天下笑。”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贬义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调嘴学舌

    tiáo zuǐ xué shé

    成语意思调嘴:耍嘴皮。指背地里说人闲话,搬弄是非。

    成语出处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这早晚,东方将亮了,还不梳妆完,尚兀子调嘴弄舌!”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贬义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托足无门

    tuō zú wú mén

    成语意思托足:立足。指没有落脚安身之处

    成语出处明·袁宏道《徐文长传》:“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贬义成语补充式成语古代成语
  • 天灾物怪

    tiān zāi wù guài

    成语意思灾:灾祸。天地间所发生的灾害和变异

    成语出处《明史·王家屏传》:“天灾物怪,罔彻宸聪,国计民生,莫关圣虑。”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五步成诗

    wǔ bù chéng shī

    成语意思唐史青能五步成诗。后用以比喻才思敏捷。清沈炳震《唐诗金粉·敏悟》:“青上书自荐能诗,云:‘子建七步,臣五步之内可塞明诏。’明皇试以除夕、上元、竹火笼等诗,应口而出。上称赏,授以官。”今存《应诏赋得除夜》一首,见《全唐诗》卷一一五。

    成语出处清·沈炳震《唐诗金粉·敏悟》:“青上书自荐能诗,云:‘子建七步,臣五步之内可塞明诏。’明皇试以除夕、上元、竹火笼等诗,应口而出。上称赏,授以官。”今存《应诏赋得除夜》一首,见《全唐诗》卷一一五。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近代成语
  • 卧不安枕

    wò bù ān zhěn

    成语意思睡不安宁。形容心事、忧虑重重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5回:“然则带兵呢?成日里卧不安枕,食不甘味,又将如何?”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紧缩式成语近代成语
  • 问安视膳

    wèn ān shì shàn

    成语意思每日必问安,每餐必在左。指古代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礼。

    成语出处《礼记·文王世子》:“文王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鸡初鸣而衣服,至于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食下,问所膳。”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添枝增叶

    tiān zhī zēng yè

    成语意思见“添枝接叶”。

    成语出处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第三章第六节:“当时五言诗正是一个新体,有文人便用之来添枝增叶的改写了一遍。”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当代成语
  • 吞舟之鱼

    tūn zhōu zhī yú

    成语意思能吞舟的大鱼。常以喻人事之大者。

    成语出处《庄子·庚桑楚》:“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列子·杨朱》:“吞舟之鱼,不游枝流;鸿鹄高飞,不集污池。”《史记·酷吏列传序》:“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卧冰求鲤

    wò bīng qiú lǐ

    成语意思卧在冰上以求得鲤鱼。指忍苦孝亲

    成语出处晋·干宝《搜神记》第11卷:“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万别千差

    wàn bié qiān chā

    成语意思形容种类多,差别大。

    成语出处《大唐善导和尚集 证集序》:“说一切诸法,千差万别,如来观音,历历了然。”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万别千差无觅处,得来元在鼻尖头。”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物不平则鸣

    wù bù píng zé míng

    成语意思平:公平;鸣:发出声音。指人或事物遇到不公正的待遇,就要发出不满的呼声

    成语出处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紧缩式成语古代成语
  • 卧冰哭竹

    wò bīng kū zhú

    成语意思卧冰:晋王祥卧冰求鱼事母;哭竹:楚人孟宗天寒求笋。指对父母十分孝顺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说到此处,就是卧冰哭竹,扇枕温衾,也难报答万一。”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文不尽意

    wén bù jìn yì

    成语意思意:意思。文章未能完全表达出意思

    成语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43卷:“圆光如日,有炎如烟,周绕我体,如同金刚,文不尽意,犹待诀言。”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望表知里

    wàng biǎo zhī lǐ

    成语意思通过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推知本质。

    成语出处唐·杨炯《从甥梁锜墓志铭》:“穆天子羽陵之籍,莫不因条报叶,望表知里。”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连动式成语古代成语
  • 无补于世

    wú bǔ yú shì

    成语意思世:时代。对时势没有什么帮助

    成语出处宋·苏舜钦《上杜侍郎启》:“至于谐言短韵,无补于世,不当于齿牙间,使人传言。”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无补于事

    wú bǔ yú shì

    成语意思补:益处,裨益,对事情没有什么益处。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因言今世人多道东汉名节无补于事。”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紧缩式成语古代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