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日:太阳。天上没有两个太阳,一国不能同时有两个国王
成语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万章》:“孔子曰:‘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舜既为天子矣,又帅天下诸侯以为尧三年丧,是二天子矣。”
成语意思庸人:平凡的人。指本来没有事,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姚安公曰:‘天下本无事,庸人自召之’,其此公之谓乎?”
成语意思假借外物寄托情致。
成语出处《宣和画谱·文同》:“凡于翰墨之间托物寓兴,则见于水墨之戏。”
成语意思假借外物寄托情感。
成语出处明·王炜《慈竹堂记》:“夫奉亲致养者,孝子之折分;托物寓感者,仁人之至情。”
成语意思天王:天神;下界:下凡。比喻威严的吏役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95回:“若到乡里愚百姓家,便是天王下界,黑煞神临凡一般。”
成语意思同“体无完肤”。
成语出处晋·郭讼《魏晋世语》:“纂性急少恩,死之日体无完皮。”
成语意思比喻坚固的阵势。
成语出处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奔突飘忽于铜围铁马之中,为意大利国民一天然之陆军学校。”
成语意思指国泰民安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一卷:“尧舜时操五弦琴,歌《南风》诗,天下大治。”
成语意思指人人为公的理想社会,指共产主义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成语意思《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后以“同心断金”形容心齐力量大。
成语出处《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成语意思推荐贤士,引进好人。
成语出处唐·苏鹗《杜阳杂编》上卷:“上亲自考试,用绝请托之门,是时文学相高,公道大振,得路者咸以推贤进善为意。”
成语意思相:保佑,帮助;吉人:善人。好人会得到天的帮助
成语出处元·施惠《幽闺记·兄弟弹冠》:“违和,天相吉人身痊可,却望节饮食,休劳碌。”
成语意思同“同心一意”。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匡衡传》:“朕嘉与君同心合意,庶几有成。”
成语意思同“同心同德”。
成语出处清·李渔《蜃中楼·献寿》:“我有两个同胞兄弟,一个是洞庭君,一个钱塘君。洞庭与俺同心合德。”
成语意思亦作“同心协济”。谓齐心协力,克服困难。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朋党论》:“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共济。”
成语意思亦作“同心合胆”。心志一致。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郑太传》:“不肯同心共胆,与齐进退。”
成语意思谓藏匿踪迹,不露于世。
成语出处北齐·刘昼《新论·韬光》:“物之寓世,未尝不韬形灭影、隐质遐外,以全性栖命者也。”
成语意思见“天下无敌”。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至是凡五十年,而公破绍,天下莫敌矣。”
成语意思见“铁心石肠”。
成语出处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三:“王介甫少时作《石榴花》……此老风味不薄,岂铁心木肠者哉。”
成语意思比喻坏人坏事各地都差不多,到处都是一样黑暗
成语出处鲁迅《致孙伏园》:“前几天也颇有流言,正如去年夏天我在北京一样。哈哈,真是天下老鸦一般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