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举:举行。在同一时间内进行
成语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0章:“吴进攻河南前,曾与阎锡山……等相约同时并举。”
成语意思太山为五岳之首,北斗为众星所拱,故常用以比喻众所崇仰的人。
成语出处宋·施德操《北窗炙輠》上卷:“欧公在天下如太山北斗,伯修自揣何如,仅更作其序,何不识轻重也。”
成语意思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成语出处太平天国·洪秀全《原道醒世训》:“是以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成语意思推:推诿。形容一再推诿拖延
成语出处茅盾《第一阶段的故事》:“几次叫你做个手脚,你总是推三挨四,还打官话。”
成语意思谓胸中恬淡,无处不感到满足。
成语出处《西湖佳话·孤山隐迹》:“故和靖能高卧孤山,而足迹不入城市者二十余年,而从无一日不恬然自足,诚甘心于隐,而非假借也。”
成语意思壤:地。天和地,一在极上,一在极下,比喻差别极大
成语出处老舍《老张的哲学》:“老张享受的是精神,真是天壤之判了。”
成语意思形容女子粉红色的面颊。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1回:“桃腮粉脸,描两道细细春山。”
成语意思见“贪生畏死”。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亲戚,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
成语意思谓了解客观形势。
成语出处清·陈确《答沈朗思书》:“而通时达务之士,则又群相惊惧危恐,蓄缩而莫取出一言。”
成语意思南朝梁沈约曾用谢朓“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的话,来评王筠的诗,见《南史·王筠传》。后因以“脱手弹丸”形容诗作圆转流畅。
成语出处南朝梁沈约曾用谢朓“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的话,来评王筠的诗,见《南史·王筠传》。
成语意思犹天造地设。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看他二人恰是一对天生地设的夫妻。”
成语意思同“通权达变”。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01回:“客新有从山东来者,曰蔡泽,其人有王伯之才,通时达变,足以寄秦国之政。”
成语意思①谓从天到地。②从上到下。指所有的人。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73卷:“天地是举其大体而言,鬼神是举其中运动变化者,通上彻下而言。”
成语意思见“挑三拣四”。
成语出处金近《穿花裙的狼》:“你这孩子,没有你弟弟乖,挑三检四的。”
成语意思眼泪鼻涕一起流下。形容痛哭的样子。同“涕泗交流”。
成语出处唐 孙棨《北里志 天水仙哥》:“全贪其重赂,径入(南)曲追天水入兜舆中,相与至宴所,至则蓬头垢面,涕泗交下。”
成语意思眼泪鼻涕一起流下。形容痛哭的样子。
成语出处北齐 魏收《魏书 元顺传》:“顺即哽塞,涕泗交流,久而不能言,遂令换之。”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二十五:“夏,四月,甲申,郭子仪辞还邠州,复为上言边事,至涕泗交流。”
成语意思见“铁树开花”。
成语出处明·王济《君子堂日询手镜》:“吴浙间尝有俗谚云见事难成,则云须铁树花开。”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私红莲记》:“铁树花开千载易,坠落阿鼻耍出难。”
成语意思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因同类的失败或死亡而感到悲伤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9回:“获曰:‘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吾与汝皆是各洞之主,往日无冤,何故害我?”
成语意思比喻亲密无间,志趣相合。
成语出处清·李渔《蜃中楼·耳卜》:“我想世上的人,同声共气的也有,谁似我们两个德性、才华,不争分寸。”
成语意思丝:弦乐器;竹:管乐器。弹拨吹奏乐器
成语出处元·汤式《赠人》:“论文时芸窗下摘句寻章,论武时柳营内调丝弄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