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诛:讨伐。讨伐凶暴、叛逆之人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精忠记·胜敌》:“身为上将,统领大军,奋武扬威,诛凶讨逆。”
成语意思诛:讨伐。讨伐凶暴、叛逆之人
成语出处唐·陈子昂《请措刑科》:“圣人诛凶殄逆,济人宁乱,必资刑杀,以请天下。”
成语意思创造新的,汰除旧的。
成语出处李大钊《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这都是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继往开来,铸新淘旧,把革命的基础,深植于本国工农民众,广结于世界革命民众的伟大功绩。”
成语意思知道的人少,可见不同于一般的普通人,因而是可贵的
成语出处春秋·楚·李耳《老子》第17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成语意思士卒:士兵。指作战勇敢,都争先在前
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楚辞·九歌·国殇》:“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成语意思陟:升;陟遐:远行;迩:近。走远路要从近处开始。比喻做事要扎扎实实,循序渐进
成语出处唐·王勃《平台秘略论十首·幼俊》:“岂非积微成大,陟遐自迩。”
成语意思朝夕:一早一晚;策:计策。一早一晚的打算。形容只图眼前利益的计策
成语出处汉·班固《答宾戏》:“意者且运朝夕之策。”
成语意思边欢喜边赶路
成语出处晋·陶潜《归去来辞》:“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成语意思致:集中。心思很专一。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成语出处《清朝野史大观·缪炳泰以画受高宗知遇》:“可见一技之末,非专心一致为之数十年,亦不能发名而成业也。”
成语意思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成语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性恶》:“今使涂之人伏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熟察,加日县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
成语意思见“钻穴逾墙”。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九回:“也有钻穴逾垣在那里偷窃的,也有杀人放火在那里抢劫的。”
成语意思一心一意。
成语出处《汉书·翟方进传》:“其专心一意毋贷,近医药以自持。”汉·陆贾《新语·怀虑》:“专心一意,身无境外之交,心无欹斜之虑。”
成语意思见“钻穴逾墙”。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果报》:“安丘某生通卜筮之术,其为人邪荡不检,每有钻穴逾隙之行,则卜之。”
成语意思中心:心中;摇摇:心神不安。形容心神恍惚,难以自持。
成语出处《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为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成语意思鱼肉:以人为鱼肉;比喻残杀。比喻内部自相残杀。
成语出处《晋书 刘元海载记》:“今司马氏父子兄弟自相鱼肉,此天厌晋德,授之于我。”
成语意思弦:乐器上的丝弦;磬:古代一种打击乐器。指用弦乐器和打击乐器合奏的优美音乐
成语出处唐·刘禹锡《令狐相公见示杨少尹赠答兼命继声》诗:“两首新诗百字余,朱弦玉磬韵难如。”
成语意思同“钻穴逾墙”。
成语出处宋·陈亮《祭潘叔度文》:“此钻隙逾墙之贱,而惧行已之无耻也。”
成语意思穴:洞。逾:越过。钻洞爬墙。旧时常比喻违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青年男女自由相恋的行为。后也指男女偷情或小偷行窃。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成语意思犹言椎心泣血。
成语出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清廷预备立宪》:“臣等原奏概归无效,拜命之余,不禁椎心饮泣。”
成语意思①日有所思,夜有所梦。②指日夜梦想,殷切追求。
成语出处《列子·周穆王》:“神遇为梦,形接为事,昼想夜梦,神行所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