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见“只鸡斗酒”。
成语出处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胡紘李沐》:“此非人情,只鸡樽酒,山中未为乏也。”
成语意思踵:脚后跟,伢指鞋后跟;决:裂开。整一整衣襟,胳臂肘露了出来,拔一拔鞋,脚后跟露了出来。形容非常贫穷。
成语出处《庄子·让王》:“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踵决。”
成语意思见“捉衿见肘”。
成语出处《庄子·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
成语意思幼年时的好朋友(总角:古代未成年人把头发分两边扎成形状如角的髻)。
成语出处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 崔秀才》:“莫逆之交不足恃矣,然总角之交,应非泛泛也。”
成语意思见“捉衿见肘”。
成语出处《庄子·让王》:“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
成语意思指小时候很要好的朋友。
成语出处《三国志 吴志 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周公瑾英俊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晋书 何劭传》:“邵字敬祖,少与武帝同年,有总角之好。”
成语意思同“针芥相投”。
成语出处清·方文《赠孟六玕明序》诗:“近前一语忽大笑,针芥之合良非轻。”
成语意思罪己:归罪于己;躬:自己。责备并归罪于自己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29卷:“罪己责躬不可无,然亦不当长留在心胸为悔。”
成语意思自己觉得又害怕又惊异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2回:“晴雯笑道:‘也不用我唬去,这小蹄子已经自惊自怪的了。’”
成语意思作茧自缚。喻做了某事,结果反而使自己受困。
成语出处陶行知《中国大众教育问题》六:“他们帮助敌人造成联合战线攻打他们自己,他们像蚕一样,造茧自缚。”
成语意思茧:蚕茧;缚:缠裹。蚕吐丝作茧子;把自己包裹起来。比喻自己束缚自己;也比喻使自己陷入困境。
成语出处唐 白居易《江州赴中州至江陵以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烛蛾谁救护?蚕茧自缠萦。”
成语意思犹拙嘴笨舌。
成语出处清·宣鼎《夜雨秋灯录续集》卷三:“咬文嚼字,秀才当行;拙口笨腮,农人本色。”
成语意思糟糠:酒糟和米糠;厌:饱。连糟糠这样粗劣的粮食也吃不饱,形容生活十分贫困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
成语意思同“遮天蔽日”。
成语出处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二十九回:“军行腾起地中尘,遮空蔽日;马走踏翻拦路草,偃土摇风。”
成语意思自己惭愧;比不上别人。形容因自觉不如别人或有缺点而感到惭愧。
成语出处唐 元结《七不如篇序》:“元子常自愧不如孩孺。”
成语意思见“赞不绝口”。
成语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六十一回:“丁大爷听了,越想越是,不由的赞口不绝。”
成语意思嗷嗷:哀号声。形容人们因饥饿而嗷嗷哀号。
成语出处元 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二折:“说什么贫不忧愁富不骄,赤紧的众口嗷嗷。”
成语意思同“真知灼见”。正确透彻的见解。
成语出处郑观应《盛世危言·吏治下》:“平素具有灼见真知,临时乃能因材器使。”
成语意思自家:自己;著:着。自己的言行前后矛盾
成语出处《禅林类聚·看经门》:“须弥山高不见岭,大海水深不见底。簸土扬尘无处寻,回头撞著自家底。”
成语意思依靠自己生产;满足自己需要。给:供给;足:满足。
成语出处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黄帝》:“不施不惠,而物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