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丘:山丘;壑:山沟。指作画前心中已有山水胜迹的轮廓。比喻心中对事物的判断和处置早有定见
成语出处《宣和画谱》:“于是落笔则胸中邱(丘)壑尽在眼前。”
成语意思气缓:心气舒缓或和达。喜能使人精神兴奋,心情和达,气机通利
成语出处《素问·举痛论》:“喜则气缓,……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
成语意思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的美女。形容女子的病态美。比喻名家的诗文、字画等,其本身存在的某种疵病不足以掩盖其固有的优点,有时反而增色。
成语出处《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 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
成语意思隗:指战国燕人郭隗;始:开始。以先任用我郭隗为开端。表示自我推荐。
成语出处《战国策·燕策一》:“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
成语意思虚:空着;左:古代以左为尊;待:等待。空着尊位恭候别人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九回:“素闻老先生品位崇高,学问醇正,敬以参谋之位,虚左相待。”
成语意思指对情况了解不清楚,心里没有底。
成语出处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切都是胸中无'数',结果就不能不犯错误。”
成语意思指对情况不太了解或处理事情没有把握。数:数目;指掌握的实际情况。
成语出处蒋和森《风萧萧 冲天记一》:“他虽然素称'博学',熟读经史,可是对此却心中无数。”
成语意思徙:迁移;宅:住所。搬家忘记把妻子带走。比喻粗心到了荒唐的地步。
成语出处西汉 刘向《说苑 敬慎》:“予闻忘之甚者,徙而忘其妻,有诸。”
成语意思见“心在魏阙”。
成语出处明·张景《飞丸记·盟寻泉石》:“心瞻魏阙常意悬,游鱼恋饵吞线。卸朝鞯被发何年?名山五岳游遍。”
成语意思《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谓臣民心在朝廷,关心国事。魏阙,古代天子和诸侯宫外的楼观,其下悬布法令,因以代称朝廷。
成语出处《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
成语意思胸中没有墨水。比喻学识浅薄
成语出处宋·吴子良《林下偶谈》:“俚俗谓不能文者为胸中无墨,盖亦有据。”
成语意思撤掉官职,降为平民。
成语出处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九回:“王黼大怒,将宋昭削职为民。”
成语意思理:料理。指帮助料理事物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严光传》:“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耶?’”
成语意思谓读过大量的书。
成语出处宋·辛弃疾《声声慢·送上饶黄倅职满赴调》词:“问个里,待怎么销杀,胸中万卷。”
成语意思惟:是。知道它并不难,去做它就难了
成语出处《尚书·说命中》:“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成语意思行踪:行动的踪迹。指在各处来往出没,没有固定处所。
成语出处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一回:“出家人行踪无定,待贫道自去寻来。”
成语意思惜:吝惜。因舍不得一个指头而失掉一个手掌。比喻因小失大。
成语出处《南史 阮佃夫传》:“佃夫拂衣出户,曰:‘惜指失掌邪?’”
成语意思宣:疏通,宣导。宣导人民,使他们敢于发表议论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国语·周语》:“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成语意思行:行动;义:公正。行动时要考虑是否合乎正义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三十一年》:“君子动则思礼,行则思义,不为利回。”
成语意思指孝顺父母的儿子,有德行的孙子。
成语出处西汉 刘向《说苑 辨物》:“吾欲言死者有知也,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