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对祖先孝顺的子孙。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名之曰‘幽’、‘厉’,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
成语意思棘:有刺的草。比喻人阴险狠毒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人谓庾元规名士,胸中柴棘三斗许。”
成语意思寻求、摘取某些片断词句
成语出处清·蒋湘南《与田叔子论古文第二书》:“挦章扯句……是又不知古人模拟之法。”
成语意思书法的优劣与人品有关,心正写的字也端正
成语出处《旧唐书·柳公权传》:“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成语意思比喻设计划策。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蓝采和》第一折:“试看我行针步线,俺在这梁园城一交却又早二十年。”
成语意思科头:不戴帽子;跣足:光脚。光着头赤着脚。
成语出处《史记 张仪列传》:“虎贲之士跿跔科头。《新五代史 王彦章传》:“彦章为人骁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
成语意思比喻存心险恶。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志·陈震传》:“诸葛亮与长史蒋琬、侍中董允书曰:‘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
成语意思同“枯木朽株”。
成语出处宋·陆游《忽得京书有感》诗:“白发苍颜七十翁,朽株枯木略相同。”
成语意思秦始皇曾下过逐客令,要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泛指主人赶走不受欢迎的客人。
成语出处清·许奉恩《里乘》第五卷:“大姊净丝,便下逐客令。”
成语意思性情直爽;有话就说。直:直爽。
成语出处元 张国宾《罗李郎》第四折:“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粮军,哥哥是好人。”
成语意思心思笨,又不善于说话。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0回:“谁都像我心拙口夯的,由着人说呢!”
成语意思休:美好;征:征兆;嘉:美善;应:报应。吉利的征兆,美好的报应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平帝纪赞》:“休征嘉应,颂声并作。”
成语意思旋踵:转动脚后跟;逝:消失。在转身时就消失了。形容消失迅速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吴起传》:“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
成语意思险阻:危险和障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危险和障碍。
成语出处《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成语意思株:露出地面的的树桩。形容彻底铲除。也比喻除恶务尽。
成语出处《战国策·秦策一》:“削株掘根,无与祸邻,祸乃不存。”
成语意思犀:坚固;楫:船桨。坚固的船,坚硬的桨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衡传》:“虽有犀舟径楫,犹人涉卬否,有须是也。”
成语意思指从小事中可以窥见到更大的问题或更深的道理
成语出处清·沈复《浮生六记》第二卷:“又在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
成语意思甲兵:披甲的士兵。比喻人具有军事才能。
成语出处《魏书 崔浩传》:“汝曹视此人,尪纤懦弱,手不能弯弓持矛,其胸中所怀,乃逾于甲兵。”
成语意思斩:杀头;奏:臣子向皇帝陈述或请示报告事情。原指臣子先把人处决了;然后再报告帝王。现比喻未经请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实;然后再向上级报告。
成语出处《新五代史 梁臣传 朱珍》:“珍偏将张仁遇白珍曰:‘军中有犯令者,请先斩而后白。’”
成语意思原指臣子先把人处决了,然后再报告帝王。现比喻未经请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实,然后再向上级报告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十探子》第三折:“今奉圣人的命,敕赐势剑金牌,教小官便宜行事,先斩后闻。”